介绍: 摊铺作业是沥青面层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包括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摊铺机各种参数的调整与选择、摊铺机作业等内容。摊铺前应先检查摊铺机的熨平板宽度和高度是否恰当,并调整好自动找平装置。有条件时,尽量采用全路幅摊铺,如采用分路幅摊铺,接茬应紧密、顺直,并宜设置样桩控制厚度。双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上下层宜当天铺筑完成。如不能,则应对下层清扫,并浇洒粘层沥青。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选择适当的摊铺厚度。摊铺厚度应考虑松铺系数,它一般在试铺时确定,其值一般为1.15 ~1.35,沥青碎石一般为1.15~1.30。 检查摊铺质量。摊铺后应检查平整度及路拱,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雨季施工时,应注意天气预报,做足防淋措施,并加强摊铺现场与拌和厂的联系。现场应缩短作业长度,各工序要紧密衔接。下承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要全部清除,更换合格的混合料。 下承层在完成后已通过了检查验收,但可能因某些原因(雨天、施工车辆通行或其它施工干扰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需进行整修。下承层出现的任何质量缺陷,都会影响到路面结构的层间结合强度和路面整体强度。对下承层缺陷处理后,即可洒布透层油或粘层油。 施工放样包括标高测量与平面控制。根据设计图纸,测出各桩位的实际高程,并在不影响摊铺机行走的位置上打上控制桩。对有自控装置的摊铺机,应根据所测各桩位设计标高值挂线定位,再根据本层应铺厚度和松铺系数综合考虑确定实铺厚度:无自控装置的摊铺机,则要根据实测标高,加上松铺系数后的实际控制高度挂线,并以此控制设计标高值和保证施工层厚度。通常标高控制导向线同时起到平面导向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