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隧道通过地带为页岩中山地貌,山脊与沟谷、岩质洼地、漏斗相间,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漂石土,坡残积层粉质黏土,断层压碎岩,下伏基岩为震旦系老堡组硅质页岩,陡山沱组页岩夹炭质页岩、硅质页岩,南沱组轻质变质含砾砂质泥岩、泥岩砂岩,福禄组长石石英砂岩、页岩,长安组砂质泥岩、含砾泥质砂岩,长安组砂岩、砂质泥岩。隧道穿越地段按围岩分级划分为Ⅴ、Ⅳ、Ⅲ级围岩。Ⅲ级围岩岩质弱风化,裂隙较发育,多薄层结构,围岩基本稳定。Ⅳ级围岩裂隙发育,岩体为破碎结构,Ⅴ级围岩稳定性差,易掉块。 根据金刚山1号隧道围岩级别、设计断面和纵向设计坡度,结合我施工队投入的施工要素和多年积累的隧道施工经验,拟定一下施工方案如下: ㈠ Ⅴ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七步平行流水开挖法施工,φ42 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小导管采用YT-28凿岩机钻孔,注浆采用KBY-50/70注浆泵注浆。以人工风镐开挖为主,辅以预裂、微震动爆破。初期支护为I20b型钢钢架,φ22砂浆锚杆挂网喷砼支护;复合式衬砌。 ㈡Ⅳ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开挖采用正台阶微震动光面爆破,初期支护为格栅钢架,φ22砂浆锚杆挂网喷砼支护;复合式衬砌。 ㈢ Ⅲ级围岩地段开挖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法施工,初期支护为φ22砂浆锚杆挂网喷砼支护;复合式衬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