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项目经理部准备于2010年10月09日在K17+000—K17+300段铺筑300米试验路,为正式施工做准备、提供依据。本次试验路段主要确定的项目: 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配套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决定: (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加料程序、矿粉的加料方式、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SMA-13的生产配合比,决定正式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3)木质素纤维添加方式和计量检验。 (4)考察拌和机的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 3、通过试铺确定: (1)摊铺机的操作方式,主要为摊铺方法、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2)压实工艺与压实程序:明确具体的碾压时间,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振压最佳遍数,压路机类型组合,压路机型号与吨位,压路机振幅、频率与行走速度的组合等。 (3)施工缝的处理方案。 (4)松铺系数。 4、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 5、确定沥青砼的压实标准密度,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二、准备工作 1、施工技术准备 a.试铺前认真进行了现场技术准备工作,测出试验路段下层沥青砼路面高程。试铺时采用定点测量法检测混合料松铺系数。 b.认真检查下面层情况,确定处理方案。对于因行车造成局部破坏需处理的,进行清理,直至坚硬层,并补洒粘层油,以利于沥青砼与下承层的结合。对于局部因泥块、砂浆、杂物污染的,用铁锨铲除,用水清洗的办法清理,确保清洁、无污染。 c.下面层清扫干净,冲洗的水迹晾干后喷洒粘层沥青,用量为0.2~0.3Kg/m2纯沥青,以浇洒均匀、不流淌、不粘轮为准。粘层沥青喷洒后立即进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和人员踩踏,不粘车轮时再摊铺上面层。喷洒时间依据天气具体情况确定:气温较高时,在施工前2~3小时喷洒;气温较低时,提前1天喷洒。保证上面层施工前,沥青破乳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