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次AC-13沥青上面层试验段位置选在填方段k102+600-k102+900左幅,长300m,宽度为10.8m、厚度为4cm。每1吨混合料的各原材料用量为0-4mm石料300kg:4-7mm石料120kg:7-11mm石料220kg:11-22mm石料320kg:矿粉20kg:水泥用量20kg:沥青用量49kg;三、试验路段的意义 本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保证优质、按期完工。我部决定在上面层正式施工前,通过试验段施工,从中总结出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的可靠参数,为高质量地完成本合同段路面施工打好基础。 四、试验目的、要求及原材料管理 1、试验目的 (1)、检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证实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 (3)、检验管理机构和劳动力组合的可靠性并适时调整优化。 (4)、验证试验室理论配合比的科学性并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施工配合比,同时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 (5)、重点掌握上面层施工工艺中各工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最佳操作时间及工序间最佳衔接时间。 (6)、收集现场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以便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大规模正式施工的顺利进行。 (7)、保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要求 通过进行试验路的铺筑,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和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压实设备类型,同时确定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能被有效压实的压实层厚度、沥青含量、油石比、温度等参数,以指导全线施工。 要求通过试验段确定以下参数: (1)、配合比的控制检测(沥青用量、碎石、机制砂、矿粉、水泥);确定生产配合比。(2)、 确定拌和温度、拌和时间、 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的用量、运输车辆的数量、吨位。 (3)、摊铺机的速度、松铺系数、高程控制方法; 碾压机具的吨位、碾压遍数及压实工艺。 3、原材料质量管理 (1)、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堆放在固定的位置,并标明产地、规格。 (2)、矿粉、沥青进入施工场地时登记产地、品种、规格、批次等,并签发材料验收单。其中进料或料源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检验是否合格。 (3)、对原材料应按一定的频率做检查。 (4)、对碎石的级配和压碎值、针片状含量进行检验。 (5)、对机制砂的级配、砂当量进行检验。 (6)、对沥青进场后要进行三大指标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