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 概况 本分项工程全长 658.7m,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107㎡。 二、工期安排 路面基层分一个施工队施工,共10人计划15天完成(2012-10-3 —2012-10-5 )。 三、施工设备安排 该分项工程安排PY185平地机1台,YZ18型压路机1台,装载机1台,洒水车2辆,自卸汽车5辆,拌和站。 四、 施工方案 、 1.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1)水:拌和用水洁净、不含有害物质。养护用水在施工沿线河渠、沟塘取,对可疑水源的水,按《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使用。 (2)碎石: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预先筛分成不同粒径规格的碎石,压碎值不应大于30%。颗粒组成符合规范。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3)水泥:选用合格的42.5普通水泥。 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在工程开工之前,首先在工地试验室通过试验设计几种混合料配合比,经驻地监理组审核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对不同料源、规格料筛分变化较大的集料应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工地实际使用的水泥剂量可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但最多不超过0.5%(厂拌法)。 3.施工工艺 (1)准备下承层 a.在路面开工之前作好路基的交接验收工作,对需要摊铺路段的路基顶面高程、横坡、宽度、平整度、压实度等检测项目进行检测验收,各项指标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b.对路基的低洼和坑洞,仔细填补并压实;搓板和辙槽应刮除;松散处,清除表面松散部分并挖成深度不小于10cm的方形槽,重新填补下承层填料或直接用基层混合料填补并压实。摊铺前用洒水车在路槽表面洒水保持下承层的湿润,以免下承层表面过干而掠夺结合处基层混合料的水分,造成结合处基层混合料水分不足达不到规定的胶结强度。 (2)施工放样 a.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特征点处增设加密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指示桩。 b.两侧拉线作为平地机行驶的导向线和标高控制线,严格测量线顶面标高,摊铺前换人复测以确保石灰稳定碎石层顶面松铺高程达到要求。 (3)混合料的拌和 a.水泥、砂、碎石采用拌和机集中拌和。混合料的拌合设备及布置在瓦石滩左侧,拌和前提交监理工程师报批后,进行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使拌和的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 b.拌和时严格按批准的配合比控制水泥与集料的重量比例,并以重量比加水,随时用滴定法检验水泥剂量,外加水量根据天气气温及集料本身含水量等因素变化而改变,加水时间及加水量应有记录,以提交监理工程师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