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主桥9#、10#、11#、12#、13#墩桩基施工方案 (一)基本情况 1、本合同段主桥有五个主墩,每个主墩由8根Φ150cm钻孔灌注桩组成,均为摩擦桩,桩长分别为9#墩51m,10#墩51m,11#墩49m,12#墩49m,13#墩49m。 2、桩位处水文地质情况 (1)9#墩处,上层为粗砂层,厚度约6m,其下为砾石层,枯水季节水深约10m左右。 (2)10#墩处,上层为中粗砂层,厚度约8m左右,其下砾石层,枯水期水深约6m左右。 (3)11#墩处,上层为为中粗砂层,厚度约7m,然后是砾石层,厚度约7m,枯水季节水深约5m。 (4)12#墩处,上层为中粗砂层,厚度约5m,然后进入砂砾层,厚度约6m,其下为砾石层,枯水季节水深约4m。 (5)13#墩处,上层为粘土层,厚度约5m,然后进入砂层,厚度约6m,其下为砾石层,枯水季节无水。 二、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情况和水文地质特点,采用气举反循环泥浆护壁钻孔施工方案,其中13#、墩属陆上桩,拟在枯水期施工,9#~12#水位较深,拟采用搭设水上工作平台方式施工。 (三)施工方法 1、钻孔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平台及其搭设 本桥9#~12#墩墩位处水深流急,为了安全可靠,按照以往施工经验,对于水中桩基采用水中固定平台方法施工。水中桩基础施工平台是为钢护筒埋设、钻机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施工需要而搭设的水上工作平台,这样可以大大地简化施工。平台拟采用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钢管桩来承受竖向荷载,并依钢管桩间的多道纵横向联结以及钢管桩与钻孔钢护简之间的联结来保证其纵横向稳定。 钻孔桩平台,采用壁厚10mm的φ80cm钢管桩为支承,钢管桩内每隔1.5m用角钢加十字撑一道,预先在工场加工和接长到预计长度。按要求打入至设计标高后,在钢管桩内填中砂至密实;此外,在桩顶1m高度的范围灌注混凝土,以承受平台上部传来的局部荷载。平台横联为在两侧的钢管桩的桩顶用角钢焊制的桁架进行联结,顺桥向侧在上、下游共二排钢管的桩顶加以高1.5m的桁架联结系,以减小支承钢管的自由长度增加平台稳定性。在钢管桩上架设贝雷桁架或六四军用梁作为平台承重结构,以Ⅰ56工字钢作荷载分配梁,5cm木板做平台铺面。 水上钻孔桩工作平台的搭设方法是:在岸上架设全站仪,测出钢管桩位,由300KN浮吊吊起钢管桩下沉,利用导向船导向,采用160KW振动沉拔桩锤振动下沉,直至设计标高。完成钢管桩的打设后,架设水准仪测出标高,割平钢管桩,并一边安装纵横向联结,一边往钢管桩内填砂并灌注桩头混凝土,如此逐条打设全部钢管桩。然后由浮吊吊起事先在平板船上组拼好的承重横梁安装,并将其与钢管桩联接。最后铺设平台工作面板,设置航标等通航导向装置。为保证平台不被过往船只撞击,在本项工程(32墩桩基)开始搭设平台至施工完毕这段时间,报请航道部门发布通航公告,对施工水域进行临时管制。 水上平台搭设时,一般可控制钢管桩倾斜率在1%以内,位置偏差在30cm以内,平台面必须要平整,各连接处要牢固,平台钢管桩周围视需要抛设砂包以减少洪水的冲刷,并定期测量钢管桩周围河床标高以监测河床冲刷程度,以防冲刷超过允许限度而发生事故。平台严禁任何施工船只的碰撞,夜间开启平台首尾的示警红灯,并在平台周边挂放一定数量的救生圈,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