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工程简介 本段公路采用城市Ⅰ级主干道建设标准,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31.5米和40米,行车道宽度为2×12.25米,荷载标准结构为公路-Ⅰ级。 本合同段为第三合同段,起点为K4+000,终点为K6+000,全长2.0km。 本合同段K5+420~K5+720段为池塘、河沟,因常年积水形成淤泥三角滩,原设计清淤方量为38948m3,现场实际探挖后初步确定淤泥层深度在5~7米内,经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四方察看后准定在清除2米淤泥层后,以下部分可采取抛石挤淤方案进行施工。 2、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⑴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路线所处贵州高原东南斜坡地段,区域位于南华准地台与杨子准地台的过渡地带,受构造运动作用,山岳与谷地多呈南北走向排列,与构造线基本一致,属浅-中等切割地貌,路线区内主要表现为峰丛狭谷及盆地平坝等二类;路线方案布设妥善解决好与周围地形、地物的适配关系,合理利用自然地形,避免大填大挖,减少路基土石方工程,少占良田沃土。 ⑵气象、水文 路线所在地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表现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气候随地势高低略显垂直变化,山地比河谷洼地气温偏低;年均降水1448.1mm,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隆雨量的55-60%;年均气温15.9℃,6-8月最热,最热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高气温34.4℃;最冷月日平均气温5.6℃,极端最低气温-7.9℃;平均无霜期294天/年,平均冰冻期7天/年;常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低温、绵雨、凌冻等。 路线所经区域内无大型流水水系,主要溪沟发育于洛邦镇及牛场镇境内,呈树枝状分布,与山脉走向及构造走向近于一致;在河流溪沟之外,流域内地表水体形式尚有冬水田(水稻田),水库及人工沟堰构成测区内网状地表水系统;沿线地下水、地表水的水质良好,酸碱度适中,对工程结构物无侵蚀作用。 ⑶地质 本合同段所在区域位于扬子准地台滇黔褶断区黔南坳陷褶断束的东北部及江南地轴雪峰迭隆起的西南边缘,从总的构造特征看来,本区既扬子准地台的特征,亦具南华准地台的特点,振荡运动频繁,沉积间断较多,构造运动自古以来主要以褶皱运动为主,形成宽缓背斜及紧密向斜相间的隔槽型褶曲,其构造方向受江南地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