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基路面
  3. 内容

钻孔桩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 资料大小:63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8-02 11:35
  • 发布作者:卜萝头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桩基成孔后,应尽快安放钢筋笼进行混凝土灌注,减少成孔的闲置时间,如果清孔后4小时尚未开始灌注混凝土,则孔底必须重新清理。    2、施工队应较准确把握砼灌注时间,以防砼等待时间过长。运到现场的砼,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3、导管的漏斗要满足初灌量的要求,首次灌注时应使导管埋深1.0-1.5米,并采用剪球方式。    4、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压力达到0.8MPa保证不漏水,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可采用25-30厘米。各节导管应编号并记录各节导管的长度,一般中间节长2米,底节长4米。    5、下导管时导管应大致位于桩孔中心位置,导管轴线误差不得超过孔深的0.5%,且不得大于10厘米。灌注过程上下移动导管不能速度过快。    6、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7、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8、为防止钢筋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9、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不小于1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10、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11、在灌注过程中,应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泥浆池,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钻孔桩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https://m.gc5.com/lqgc/ljlm/1052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