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基路面
  3. 内容

人工挖井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 资料大小:23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8-10 11:57
  • 发布作者:卜萝头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挖井基础    本大桥8号墩基础为挖井基础。基坑四周设钢筋混凝土护壁以确保安全。井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片麻岩。施工时采用机械开挖粉质粘土,坚硬岩层采用冲击锤开挖,局部人工用风镐进行处理,基坑开挖在4.5m以内采用反铲直接出碴,装15T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坑深超过4.5m采用卷扬机和人工出碴开挖至基础底面留30cm的厚度,再用人工配合风镐挖至基底标高。基坑有水时,在基坑中间设集水坑,集中将水排出坑外,保证工作面处于干燥环境下施工。    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清除坡面浮土,铲除松软的土层并夯实。测量墩台十字线,定位井孔准确位置;设置护桩并经常检查校核;井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栅;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井壁压力;不影响施工。    挖井施工    挖井掘进方法:组织三班制连续作业,采用架设三脚架电动链滑车,用10KN~20KN慢速卷扬机提升出碴。    挖井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材料、设备准备等工作→浅层开挖及围圈浇筑→深层开挖及砼围圈现浇→继续开挖成井→灌注砼→质量检测。    挖井掘进:分段开挖,每段开挖1.0~1.5m进行护壁。采用钢筋砼围圈护壁;为防止井口坍塌,在孔口用砼护壁,高出地面约20~30cm,并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弃碴距桩井口5m以上,以改善围圈的受力;井基础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井壁塌坍;浇砼护壁采用内度、齿式护壁,上下护壁间搭接50~75mm,护壁砼的级别与桩身砼的级别相同,厚度为14 cm。当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继续开挖下一段;挖井时如有渗水,应及时支护井壁,防止水在井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渗水的排除采用在孔井底开挖过程中设汇水井集水泵排;挖井过程中,经常检查井身尺寸和平面位置,使其在挖井过程中出现偏差随时修正。挖井基础基坑开挖时,应保证基坑封闭完整,泥岩中挖井严防被水浸泡。须垂直开挖,严禁开槽法施工。    安全措施    基坑内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坑内施工人员应适时至孔外休息;在距桩孔1m范围内的地面上,不得堆放任何物资,防止落入孔内伤人;经常检查孔内二氧化碳含量和其他有毒气体,如超过0.3%时,采用机械通风;护壁上应安设牢固的安全梯,便于施工人员上、下。    基底检查 挖井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井底处理,检查成井质量,做到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井径、井深及嵌入岩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了解地质情况,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孔底地质复杂或开挖中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时,用钢钎探明孔底以下地质情况,及时向设计、监理单位汇报。    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在基底检验合格后进行,采用在空气中灌注混凝土的方法。首先安装井体构造钢筋,在干燥无水或有微小渗水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灌注,其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7~9cm,灌注混凝土时使用串筒,以防混凝土离析,并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挖井标准及质量要求    挖井过程中经常检查井身净空尺寸和平面位置,井的中轴线偏斜不大于井深的0.5%,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井口平面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于5cm,井径不小于设计井径,井深不小于设计井深并进入设计土层。挖井至设计高程后,进行井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碴、泥污等软层。如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人工挖井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https://m.gc5.com/lqgc/ljlm/1053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