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埋设护筒---泥浆护壁、钻机钻孔---成孔 1、施工准备: 首先对大桥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平整后根据设计院所交设的控制点位,用全站仪测设出钻孔桩桩位中心,并埋设“十”字型护桩。并在两墩之间用挖掘机挖出一个长6m,宽5m,深1.5m的坑,内壁用粘性土抹平后作为泥浆池、沉淀池,接通电源,装好泥浆泵。之后冲击钻进入现场进行钻孔施工。 2、护筒制安: 钢护筒在加工厂制作,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护筒采用厚4mm的钢板制作,如是冲击钻其内径比桩径大30-40cm旋转钻孔比钻头直径达10-20cm,护筒埋置深度不小于2.0m,护筒顶面高出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0~2.0m,并高出施工地面30cm。护筒底部和四周用粘土分层夯实。钢护筒的顶端和底端500mm范围内壁采用14mm钢板制成,分别作为钢护筒的加劲肋和刃脚。钢护筒的基本节在加工厂制作,现场施工中进行接长,焊缝要均匀、饱满、连续。在平整场地后,以钻孔桩桩位为中心设置导向架,进行钢护筒施工。在钢护筒埋设过程中,使用经纬仪交会控制护筒垂直度。护筒中心允许偏差为: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1%,钢护筒较长时,用数节护筒焊接在一起。护筒接长时,首先保证护筒接头处与护筒长度方向相垂直,以确保接长后护筒中心轴线一致。护筒接头采用满焊连接,同时在接头沿圆周均匀布置若干数量的钢板帮焊,以确保接头处护筒的强度。 3、固孔: 钻孔采用泥浆护壁,泥浆采用膨润土或高液限粘土造浆。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泥浆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含砂率、PH值、失水率和酸碱度并使之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 比重:对于一般地层以1.1-1.3为宜,松散易坍地层以1.4-1.6为宜,冲击钻孔孔底泥浆比重以1.4-1.6为宜,反循环旋转钻孔侧比重宜小些,以1.1为宜。 粘度:是以500ml泥浆通过5mm漏斗所需的时间(s)来表示的。对于一般地层以16-22s为宜,松散易塌方地层以19-28为宜。 含砂率:新制的泥浆含砂率不大于4%;循环泥浆不得超过8%,可用含砂率测定器测定。 PH值:为防止泥浆对混凝土的侵蚀,其PH值要求大于6.5。 胶体率:新制的泥浆不低于95% 水:水的PH值应在7-8之间,即呈中性,且不含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