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基路面
  3. 内容

路基基床表层及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8p

  • 资料大小:22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0-31 12:53
  • 发布作者:学卿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为确保合武铁路时速200公里铁路运行的平顺性、稳定性,路基表层及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料结构,以控制路基的变形,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增强路基刚度的均匀性。为此在级配碎石填筑工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确定的路基结构,填料标准及双控指标进行施工;按照填料生产工厂化、施工作业程序化、填筑方式机械化、检测试验科学化的模式,通过试验制定出完整的施工工艺(或工法)指导施工。为了进一步明确施工标准、施工工艺及施工检测中的主要问题,特制定本“要点”,本质量控制要点适用于合武铁路Ⅰ标路基基床表层及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     §1 填料的生产和选用   1.1级配碎石的组成。基床表层及过渡段级配碎石选用3种碎石集料,按16-31.5mm20%、5-16mm25%、石粉55%比例搅拌而成的混合料,通过颗料间的摩擦作用、嵌锁作用和粘结作用,经过碾压达到压实板结的目的。   1.2级配碎石集料的标准。其材料粒径、级配及品质应符合《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有关要求。    1.2.1主要性能指标:在粒径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含的质量百分比不少于30%。除满足筛分要求外,仍应满足以下条件:    (1)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衫矶摩耗≤50%。    (2)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熔液侵泡损失率≤12%。    (3)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液限≤25%,塑性指数<6%。    (4)粘土用其它杂质含量≤0.5%(过渡段表层下为≤2%)。    1.2.2辅助指标    (1)最大颗粒直径≤40mm。    (2)细长扁平颗料含量≤20%。    (3) 0.5mm以下细集料中通过0.075mm的筛分含量<6%。   1.3集料的生产和试验。    1.3.1生产石料的轧制机械,应优先选用环锤式轧石机,因为锷板式轧石机,生产的碎石针,叶状较多,级配不稳定。    1.3.2石厂应按TB/T2897标准规定,进行型式试验和生产检验,特别是对集料的筛分和粘土团含量指标应按周检测。    1.3.3施工单位对进厂料按每2000m3抽样检查一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针状、片状颗粒含量、黏土团及其它杂质含量。另外在施工中要加强对集料质料及级配情况进行目测检查,并记入工程日志。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见证试验及平行试验。   1.4级配碎石的搅拌和储运。    1.4.1搅拌场。采用稳定土厂拌设备(如YCBW-300型),装载机配合上料,电脑程控计量,对实际用料,配比应打印出相应记录备查。对厂拌计量设备要经计量局核准,并有专人操作维修,日常应按旬对计量仪器进行校核。    1.4.2在生产厂、搅拌场、搅拌设备料斗内,集料储备应分类存放、相互隔开。其中石屑应现用现备,防止因多备造成下雨水化板结失去胶粘力。    1.4.3为确保材料清洁,在堆放场地要防止粘土、杂物及粉尘渗入;装料时要防止将泥土铲入;装车前车内要进行清扫,车厢应严密,防止小颗粒渗漏。    1.4.4搅拌的混合料要现拌现用,严禁存放。施工中拌合能力、运输能力、摊铺能力要相互匹配、相互衔接。    1.4.5拌合中要根据配比要求,结合天气、运输等条件,认真掌握好含水量,这对级配碎石的质量响影极大,水少难以压实,水多会造成离析。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路基基床表层及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8p
https://m.gc5.com/lqgc/ljlm/1057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