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施工准备 1.技术设备 审核、熟悉设计图纸、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满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的相关规定,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2. 主要材料 1.1台背填料必须使用透水性良好的天然砂砾,填料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填料各项指标符合土方路基填料的要求 1.2必须到指定料场拉到填料,筛出除超粒径料。 1.3严格控制填料的含盐量,严禁填筑有盐胀性路基填料,其中硫酸盐含量小于0.25%控制。 3. 人员、机械设备准备 3.1 人员准备 (1)人员配备:工班长一名、技术员一名;测量、试验人员个配置一名、专职安全质检人员一名、施工人员已满足施工需要来配置。 (2)技能培训; 1)培训方式:采用会议、授课、观看影像资料及考察观摩的形式。 2)培训内容:施工工艺工法、技术标准、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要求。 3.2 机械设备准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打夯机、压路机、洒水车、滚 筒搅拌机、振捣棒、铁锹等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基底清理碾压→路基接茬开挖台阶→流态水泥天然砂砾回填振捣→天然砂砾分层回填压实→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回填 2.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2.1测量放样 a)按设计图纸放样台背底宽及结构物锥护坡位置 b)对于暗涵台背回填长度为涵台高的2倍加2m,回填前开挖台阶,台阶按照高20cm宽40cm设置;对于明涵台背回填按上述方法填至台帽顶下1m处 然后再明涵两侧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长4m,回填前开挖台阶,台阶按照高 20cm,长1m设置,过渡段填筑基层材料。 c)对于肋板式桥台、薄壁式桥台台背填筑高度为路床顶部至承台顶部的距离,柱式桥台台背填筑高度为路床顶部至原地面以下50cm,台背回填长度均为其填筑高度的2倍加2m,回填前开挖台阶,台阶按照高1m,长2m设置。 d)回填施工前,根据松铺系数,把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松铺厚度在结构物墙身上分左、中、右用白、红油漆划出标线、同时喷制台背回填管理卡,注明桩号、时间、层数以及责任人。 2.2 基底清理碾压 回填前应将基坑底或原地面的浮土,杂物和积水清除干净,将基坑底面和 原地面压实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并按设计要求对结构物墙身于回 填土接触面做防腐处理。 2.3 路基接茬开挖台阶 按测量放样结果,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将与路基接茬处台阶依次逐层开 挖成型,采用流态水泥天然砂砾浇筑时,原地面以下基坑可不用开挖台阶,直接分层浇注,因此结构物施工时,应尽量减少基坑开挖的宽度。 2.4 拌合材料 用拌和机统一拌合填料,天然砂砾中掺入1-1.5%的水泥加水拌合,拌合成 流态状态,拌合应均匀,此方法适用于小开挖、原地面以下压路机不易碾压的台背填筑。水泥剂量与检查方法应通过实验确定。施工前应选2道涵洞进行回填实验,第一道涵洞的一侧按常规方式分层填筑,并逐层检测压实度,另一侧采用天然砂砾掺1.5%水泥拌和后浇注回填,检测拌合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两侧回填顶面分别测7天、14天、28天的回弹模量;第二道涵洞的两侧分别采用天然砂砾掺1%、1.2%水泥拌和后浇注回填,均检测拌合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两侧回填顶面分别测7天、14天、28天的回弹模量;对上述进行整理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水泥剂量。一般采用检测拌和填料水机剂量1%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5Mpa作为填筑质量控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