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基路面
  3. 内容

高铁路基技术交底27p

  • 资料大小:40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1-29 21:46
  • 发布作者:学卿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一、概述    路基主要工点类型为黄土路堤及地基处理、黄土(深)路堑及地基处理、松软土地基路堤、浸水路堤和挡土墙。    路基工后沉降,一般地段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为15mm,路桥、路隧或横向结构物工后差异沉降不大于5mm,也就是零沉降概念,因此路基设计与施工质量非常严格,全线土质路基均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并进行堆载预压和沉降观测评估。 二、地基加固处理    路基地基处理包括湿陷性黄土地基和松软土地基处理,地基处理采用的桩型主要有水泥土挤密桩、柱锤冲扩桩、CFG桩、预应力管桩、旋喷桩和钻孔桩等。    1.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1)湿陷性黄土地基一般采用冲击碾压、换填和水泥土挤密桩、柱锤冲扩桩挤密桩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原则上地基处理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1m且小于等于12m时,采用水泥土挤密桩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2)当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12m时,采用柱锤冲扩桩进行处理。    (2) 地基采用挤密桩法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后,路基工后沉降仍不满足要求时,采用长短桩结合的方式进行地基处理,长桩解决地基的压缩变形,长桩一般采用CFG桩,当处理深度内有厚度大于2m卵石土(砾石土)等CFG桩难以穿越的土层时,采用旋喷桩加固。    (3) 水泥土挤密桩、柱锤冲扩桩桩顶垫层内夹铺一层高强土工格栅。    2.松软土地基处理    (1)以黏性土、粉土等为主的深厚层松软土,正线地基一般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进行处理,原则上桩长应穿透软弱层至硬底,并根据沉降计算确定。CFG桩桩间距一般为1.6~1.8m,预应力管桩间距为0.8~2.0m,松软土地基桩位按正方形布置。    (2)车站内正线无砟轨道影响范围内一般采用桩筏结构进行地基处理,CFG桩间距1.6~1.8m,预应力管桩间距为1.8~2.0m。    (3) 桩顶设碎石垫层,碎石垫层内夹铺一层高强土工格栅,桩顶设C30钢筋混凝土桩帽。    3.冲沟地段地基处理    填方较高的V形冲沟地基采用CFG桩等施工困难和沉降难控制地段,无砟轨道正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高桩板结构加固处理,钢筋混凝土板位于基床表层以下,板宽9.5m,板边缘厚0.6~0.8m,板间为2%的人字坡,桩板结构中板下设置2~3排桩,桩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径1.0m,桩横向间距5.0m,纵向间距7.0~12.0m。    4.主要技术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进行试桩试验,确定施工工艺,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检验要求。确定施工机具的锤重、落距、分层填料厚度、分层夯击次数,作为施工的参数。    (2)开钻前用全站仪每10m一个断面测设控制桩2个,再分别在排内用钢尺测放出各桩桩位。在各桩桩位测,对任一相邻两桩的间距进行复核,以保证施工放线时桩位偏差符合要求。对钻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钻机人员根据控制桩位,用钢尺放出每根桩位,且用60cm长的钢筋在桩位做出明显标志。钻机每次对位,钻杆中心基本要与钢筋位置重合。    4.1水泥土挤密桩    4.1.1材质要求    土料选用黄土,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土要求在填料拌合站集中拌和,并且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填料水泥的掺入量应不小于8%(重量比)。    (1)水泥土挤密桩采用振动沉管成孔。    (2)柱锤冲扩桩采用螺旋钻机钻孔,钻孔直径为0.35~0.4m,在钻孔内采用柱锤分层填料夯扩后桩径不小于0.65m,柱锤冲扩桩桩距为1.0。    (3)水泥土挤密桩和柱锤冲扩桩桩顶设计标高以上预留覆盖土层厚度为0.5~0.7m,复合地基顶部0.5~0.7m松土采用冲击碾压压实,高于设计桩顶高程的应挖除碾压平整。桩顶30cm铺设一层260KN/M高强土工格栅,受力方向搭接30cm,受力方向应垂直线路等强度搭设。挤密桩桩长穿透湿陷性黄土地层。    (6)水泥土回填夯实采用连续施工,每个桩孔一次性分层回填夯实,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     当孔中部出现轻微缩孔时,使用烙阳铲人工修孔保证夯锤顺利夯击;当孔底出现缩孔严重时可采用桩机二次成孔。扩孔后及时夯填水泥土。严重缩颈和回淤的的桩孔应填入干砂、石灰块或砖渣,重新钻孔。    (8)水泥土挤密桩和柱锤冲扩桩加固范围:路堤地段处理范围至路堤坡脚外4.0m且应加固至坡脚排水沟外边缘,路堑地段为护墙或挡土墙等边坡防护结构物两外缘之间。    4.1.2施工工艺    采用D1-18型柴油锤打桩机进行施工,锤重1.8T,落距210cm。    水泥土挤密桩的成桩方法是将备制好的桩料分层填入桩孔中,再用柴油锤打桩机夯击密实。每米成桩不少于三层。成桩桩体基本呈园柱体,顶部平整,平均桩径≥400mm。    成孔机械表面应有明显的进尺标记,以此来控制成孔深度。    ⑴处理区段地基土的含水量宜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土的含水率低于10%时,宜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处理应在地基处理前4~6d完成,需增湿的水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渗入处理范围的土层中。    ⑵桩机就位,使沉管尖对准桩位,调平扩桩机架,使桩管保持垂直,用线锤吊线检查桩管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⑶成孔工艺:采用沉桩机将与桩孔同直径钢管打入土中拔管成孔,桩管顶设桩帽,下端作成60°角度锥形活动桩尖,施工前在桩架或钢管上标出控制深度标记,以便施工中进行钢管深度观测。挤密桩施工时应控制拔管速度,在拔管前宜停顿10秒左右。成孔后清底夯实、夯平,夯实次数不小于8击,成孔后进行孔中心位移、垂直度、孔径、孔深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用盖板盖住孔口防止杂物落入。    ⑷填料的拌制与运输    现场操作时以手捏成团加力开花掌握。    水泥土、采用运输车覆盖运输。已拌成水泥土不得超过6小时或隔夜使用,    ⑸水泥土回填夯实    桩孔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组织夯填水泥土,夯填前应注意清除孔内的杂物和积水,开始填料前,孔底填干硬性混凝土并夯实到发出脆响为止。    必须按试验确定的夯填施工控制参数进行施工,填料对称均衡的填入桩孔,然后以210cm落距进行夯实。水泥土分层回填夯实,逐层以量斗定量向桩孔内下料,每层回填厚度280~320mm,采用电动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分层夯实。    夯填前测量成孔深度、孔径,作好记录。    水泥土回填夯实采用连续施工,每个桩孔一次性分层回填夯实,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    桩顶夯填高度大于设计桩顶高程0.2m,垫层施工时应将多余的桩体凿出,桩顶应水平。    4.1.3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    1、质量控制    ⑴施工前应先进行工艺试验性施工,确定施工控制参数,同时要严格操作工艺,确保水泥土在初凝时间内完成拌和及回填。严禁使用过时、过夜水泥土。对已成好的孔要及时回填 夯实,不得长时间空孔放置。    ⑵施工过程中,设专人监理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明情况,待设计人员确认及采取有效措施(或变更设计)后,方可继续施工,并详细记录锤击次数和振动沉入时间、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⑶在成桩过程中,随时观察地面升降和桩顶上升,桩顶上升过大就意味着断桩,要调整成桩施工工艺。    ⑷雨季或低温季节施工,应采取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水泥土和土料淋湿后冻结。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高铁路基技术交底27p
https://m.gc5.com/lqgc/ljlm/1058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