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宁安铁路NASZ-1标段拱形骨架护坡、浆砌片石护坡、片石混凝土挡墙等路基支挡结构施工。 4、作业准备 4.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1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5、技术要求 (1)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及必要的技术培训,使技术、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每道工序要领,严格设计施工,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按ISO-9000标准控制每个施工环节。 (2) 技术员和安质员必须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和必要的技术交底施工记录。 (3) 安质员全面负责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技术员协助管理好质量。 (4) 施工时应准确定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控制。 (5) 工程施工中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联系解决。 (6) 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或异常情况隐瞒不报者,要追究责任,并返工解决。 6、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6.1 拱型骨架护坡 路堤边坡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带截水槽的拱形骨架护坡防护,骨架内种植紫穗槐。 路堤在填土压实符合要求,坡体趋于稳定或填土压实达到要求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清刷坡面浮碴,填补凹坑并拍实、平整;路堑从上至下边坡防护逐级施工,清除坡面覆土。 拱型骨架护坡砌筑前要按设计形式、尺寸挂线测量放样,开挖沟槽。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座浆砌筑。砌筑上层砌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将砌好的表面加以清扫、湿润再坐浆砌筑。选择合格片石立砌,砌缝错开。铺砌厚度均匀,水泥砂浆饱满,表面采用凹缝,砌筑后及时回填边缘,夯填密实,防止地表水浸入。 骨架施工时,水泥砂浆要饱满,砌筑后边缘要及时回填好,夯填密实防止地表水浸入冲毁骨架。砌体勾缝砂浆嵌入砌缝内2cm深。如缝槽深度不足或砌体外露未留缝槽时,均先开槽后勾缝。 砌筑时分段进行,按要求设置沉降缝。 砌体砌出地面后及时回填夯实,并作好基坑顶面排水、防渗设施,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平齐无搭叠。缝中防水材料按要求深度填塞紧密,按图纸位置及尺寸预留泄水孔。 6.2 浆砌片石护坡 (1)施工前清除坡面浮土、碎石、填补坑洼。 (2)浆砌片石应与坡面密贴,以防地表水沿裂隙渗入。 (3)为方便养护,在适当的位置设浆砌片石阶梯形肋柱。 (4)浆砌告一段落时,及时用草袋、麻袋覆盖砌体,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5)所用材料及其施工要求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6.3 浸水路堤边坡防护 路堤边坡于防护高程处设3.0m宽护道,护道以上边坡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片石带截水槽拱型骨架护坡防护,骨架内种植紫穗槐,护道及以下边坡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片石护坡防护,厚0.3m,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采用勺型基础,底宽0.7m,深1.0m,护坡坡面上左右每隔2m设泄水孔一处,泄水孔采用φ100mmPVC塑料管,管尾用透水布包裹。 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 6.3 片石混凝土档墙 本段路基支挡加固工程主要采用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等形式进行支挡。 挖基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挡墙地基墙址外侧基坑用粘土回填,夯实紧密。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按结构要求适当分段,集中施工,避免长距离开挖基坑,清除基底表面风化、松软岩石。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分层浇筑,分层摆放片石。片石间净距大于15cm,片石距模板大于25cm,片石用量不超过浇筑混凝土体积的20%,最上层片石顶面覆盖25cm以上混凝土层。混凝土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泄水孔。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覆盖草袋养生,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70%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墙背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