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基路面
  3. 内容

高速公路高陡边坡防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6p

  • 资料大小:1.71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1-18 23:47
  • 发布作者:荟苛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主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    (2)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80km/h净空为5m设计。    (3)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m,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3m;    (4)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5)设计洪水频率:1/300(特大桥)和1/100(大、中、小桥及涵洞);    (三)水文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地势为浙西中低山区,地貌以中低山和高丘为主,平原、低丘穿插其间。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属低山地貌,路线经过地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在500m~1000m之间,地面山坡陡峭,河谷狭窄。    2、水文、气象    (1)水文: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由于线路长,加之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特征东西部、山区和盆地各不相同。降水量的分布由山区向盆地递减,山区内多年平均1804.92毫米,蒸发量1424.76毫米,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302.3毫米),最少的是12月(51.5毫米)。月极端最多650.0毫米,月极端最少0.0毫米。    本区水系发育,以芹源岭为分水岭,遍布全区,形成树枝状,网络状密集水系,由于植被发育,山地基岩被松散土体覆盖,主要为-些残坡积物覆盖,地表水相对较少。项目属钱塘江水系,主要龙山溪等河流。    路堑区地表水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动态变化大,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面状侵蚀和降雨溅蚀强,对坡面有侵蚀冲刷作用,浅表部地层医饱和,地下水位上升快,地下水压力增大,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大,且斜坡开挖后,地下水易从边坡坡脚渗出,需加强坡面防护和排水工作,并加固坡脚。    综合分析,在自然状态下,斜坡稳定,深开挖后,需放缓边坡或及时加固,否者边坡将会失稳。    (2)气象:全年风向最多为东北偏东风,以2月到7月中旬为雨季,尤以5到6月及7月上旬更集中。从7月下旬到次年1月为旱季,8月至10月期间偶尔受台风影响,有暴雨,往往出现秋旱。历年平均气温为17.4℃,最热月是7月,历年平均气温达28.9℃,最冷月是1月,历年平均气温5.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0.4℃。有霜期一般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历年下雪最长天数17天。    3、地质条件    项目区域内地质构造发育,主要有断裂、褶皱。构造形迹主要呈北东~北东方向布置。地层岩性以变质岩为主,受构造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不良地质有:滑坡、崩塌、岩溶。    4、高陡边坡概述    4.1 K241+732~K241+888左侧边坡(1901工点) (1)范围    工点桩号:路线桩号K241+732~K241+888左侧,共长156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50.0 m。    (2)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线路在低山突出山脊斜坡经过,山体较窄,宽约140m,左侧为低山主体山体高大,线路处山脊北西向延伸,与线路近于垂直,景德镇侧山顶坡度较缓,其他斜坡坡度脚陡约30~50°。多处可见基岩出露。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沟谷表部为坡洪积含含角砾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角砾呈棱角状,含量30-40%,局部含量较高,粒径0.2-2. Ocm,为普通土〔II )。 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碎石含量在25-30%左右,粒径2-4cm,为普通土(II)。场地内墓岩岩性为泥灰岩和钙质泥岩,局部灰黑色含炭质较多,较条带状灰岩或灰岩团块。全风化钙质泥岩,灰黄色,岩芯风化强烈呈土状,残留强风化碎块,为硬土(III );强风化泥灰岩、钙质泥岩,灰褐色,局部灰黑色,含炭质,岩芯风化强烈呈碎块状,敲击易碎,为软石(Ⅳ);中风化泥灰岩、钙质泥岩,深灰色,灰绿色,灰黑色,较硬,层状构造,岩质新鲜,岩芯多呈短柱一柱状,少量碎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节理面充填方解石,为次坚石(ⅴ)。可见岩石表面有轻微溶现象。钙质泥岩层理产状为170°∠39°,K241+800~K241+900段顺层挤压明显,层理间有错动,风化强烈,挤压后呈土状,ZKC349孔中揭露岩体完整性差,埋深25m处裂隙面见水蚀痕迹;节理主要有:①318°∠83°2~3条/m;②、67°∠82° 1~2条/m 由赤平投影图分析可知:层理和节理裂隙组合对左坡影响较小。     水文地质条件:路堑区地表水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主要接收大气降水的垂入渗补给,动态变化大,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面状侵蚀和降雨溅蚀强,对坡面有侵蚀冲刷作用,浅表部地层易饱和,地下水位土升快,地下水压力增大,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大,且斜坡开挖后,地下水易从边坡坡脚渗出,需加强坡面肪护和排水工作,并加固坡脚。     综合分析,在自然状态下,斜坡稳定。深开挖后,需放缓边坡或及时加固,否则边坡失稳。    4.2 K244+045~K244+252右侧边坡(1902工点)    (1)范围    工点桩号:路线桩号K244+045~K244+252右侧,共长207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29.6m。    (2)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路堑位于前缓坡地带,线路右侧为山坡主体,高度大,左侧100m为冲洪积平原,地势平缓;发育南北向沟谷,将山前切创成垄岗状,单个垄岗宽约150m,山脊南北向延伸,坡麓可见基岩出露,局部溶蚀沟槽发育,灰岩呈羊背石状出露。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沟谷表部为坡洪积含含碎石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碎石呈次棱角状,含量在30-40%左右,粒径在2-4cm,个别6cm,为普通土(Ⅱ).残坡叙含角砾粉获粉土,灰黄色,硬塑,角砾含量20-30%,粒径约0.2-1.8cm,碎石含少量。为普通土(Ⅱ)。场地内基岩岩性为灰岩、泥灰岩和泥岩,断层接触,ZKS479A中揭界断层。全风化泥岩,灰黄色,岩芯风化强烈呈砂土状,为硬土(III);强风化泥灰岩,灰黑色,岩芯风化强烈呈块状.节理次育,见灰黄色铁锰质渲染及方解石脉、石英充琪,岩质较硬、局部有漏浆现象,为软(Ⅳ)中风化泥灰岩,灰黑色,岩芯呈柱状。短柱状:10-30cm不等,个别节长42cm左右,细层理可见,倾角近45-60°;局部近水平,节理面见灰褐色铁锰质浪染,岩体见大量方解石脉充填,局部碳质含量较高,岩质较新鲜,敲击声脆,不易碎,为次坚石(v);中风化灰岩,青灰色。中-厚层状:岩芯呈短柱状、柱状,5-40cm不等,节理发育,挤压明显,节理面及层面多方解石、石英等次生矿物充填,发育溶洞,为次坚石(v)。为次坚石(v)层理产状为175°∠40°,产状有变化,局部顺层挤压明显,断层与层理产状接近。    水文地质条件:路堑区地表水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筒单。区内主要接收大气降水的垂直人渗补给,动态变化大,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面状侵蚀和降雨溅蚀强,对坡面有侵蚀冲刷作用,浅表部地层易饱和,地下水位上升快,地下水压力增大,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大,且斜坡开挖后,地下水易从边坡坡脚渗出,需加强坡面防护和排水工作,并加固坡脚。     综合分析,在自然状态下。斜坡稳定,深开挖后,需放缓边坡或及时加固,否则边坡将会失稳。    4.3 K245+848~K245+945右侧边坡(1903工点)    (1)范围    工点桩号:路线桩号K245+848~K245+945右侧,共长97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35.7 m    (2)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低山斜坡,线路右侧远处为低山主体;山前被南北向沟谷切割,成宽约500 m的条带:线路左侧为龙山溪冲洪积平原;山岭坡麓又被南北向或北西西向沟谷切割,山形不整,多呈南北向延伸的条带,条带览约100m;山脊坡度约20~30°;总体坡度较缓。在斜坡处多有基岩出露。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残坡积含角砾粉质粉土,褐黄色,稍密.含砾约20~30°左右,粒径以1-2cm为主,风化强烈,局部手掰易碎,为普通土(II)。场地内巷岩署性为泥岩、泥质灰岩、炭质泥岩.强风化泥岩;灰黄色,灰色,较软,岩芯多3-6cm碎块状,裂隙很发育,面有铁、锰质渲染,岩质软.手折易碎,局部风状成土状,为软石(IV );中风化泥质灰岩,灰色,硬岩质较新鲜,岩芯呈短柱状,局部碎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充填方解石条脉.宽0.5-2.0cm,含灰岩瘤或团块状友去,局部溶蚀成蜂窝状,为次坚石(V);中风化炭质泥岩,灰-灰黑色,较硬,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一般节长10-15cm,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有铁、锰质渲染,为次坚石(V)。泥质灰岩存在轻微溶蚀现象,多沿层理或节理发育,钻孔揭露灰岩瘤溶蚀成蜂窝状。岩层产状190°∠44°,岩体节理主要有三组,产状为:①岩钵节理主要有三组,产状为:①、22°∠36°,较平直闭合,延伸较好:②、21°∠66°,平直闭合,延伸较长,发育密集,局部5~10cm/条:③274°∠65°,平直闭合,延神长, 10~20cm/条    由赤平投影图可知:层理和右坡同向,为顺层边坡,层理对右坡稳定性不利。    水文地质条件:路堑区地表水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主要接收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动态变化大,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面状侵蚀和降雨溅蚀强,对坡面有侵蚀冲刷作用,浅表部地层易饱和.地下水位上升快,地下水压力增大,对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大,且斜坡开挖后.地下水易从边坡坡脚渗出,需加强坡面防护和操水工作,并加固坡脚。     综合分析,在自然状态下,斜坡稳定,深开挖后,需放缓边坡或及时如固,否则边坡将会失稳。     4.4 K245+945~K246+089,右侧边坡(1904工点)    (1)范围    工点桩号:路线桩号K245+945~K246+089右侧,共l44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34.2m。    (2)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低山斜坡,线路右侧远处为低山主体;山前被南北向沟谷切割,成宽约500m的条带;线路左侧为龙山溪冲洪积平原:山岭坡麓又被南北向成北西西向沟谷切割,山形不整,多呈南北向延伸的条带.条带宽约100m;山脊坡度约25~30°;总体坡度较缓。在斜坡处多有基岩出露。场地处发育断层F93,宽约3m,倾向南向,北西向延伸。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残坡积含粘性土碎石,褐黄色,稍密,碎石含量在50-6 0%左右,粒径以2~4cm为主,个别在6~8cm左右,风化强烈,局部手掰易碎,余为粘性土及少量角砾,表层含少量植物根茎,为普通土(II )。场地内基岩岩性为泥岩、泥质灰岩、灰岩.强风化泥岩,灰黄色,稍硬,岩芯呈碎块状,手折易碎,局部风化成土状,节理裂隙很发育,为软石(Ⅳ):中风化泥岩,青灰色,较硬,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最大节长35cm,节理裂隙较发育,面有铁、锰质渲染,充填方解石条带,宽0. 5-1. Ocm,间距10-20cm,局部见X型裂隙,部分为泥质灰岩,可见细层理,倾角约60°,为次坚石(V);中风化泥质灰岩,灰色,硬,岩质较新鲜,岩芯呈碎块一柱状,最大节长约17cm,裂隙很发育,局部夹土状风化物,为次坚石(Ⅴ);中风化灰岩,青灰色,硬,岩质较新鲜,层状构造,岩芯多呈碎块一短柱状,最大节长可达30cm,节理裂隙较发育,倾角约45°~55°,局部裂隙很发育,裂隙面有重结晶现象,面有铁质渲染,为次坚石(V)。 泥质灰岩存在轻微溶蚀现象,多沿层理或节理发育,钻孔揭露灰岩瘤溶蚀成蜂窝状。岩层产状190°∠44°,岩体节理主要有三组,产状为:①、22°∠36°较平直闭合,延伸性较好;②、21°∠66°,平直闭合,延伸较长,发育密集,局部,5~10cm/条;③274°∠65°,平直闭合,延伸长,1O-20cm/条.    由赤平投影图可知,层理和右坡同向,为顺层边坡,层理对右坡稳定性不利。    水文地质条件:路堑区地表水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主要接收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动态变化大,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面状侵蚀和降雨溅蚀强,对坡面有侵蚀冲刷作用,浅表部地层易饱和,地下水位升快,地下水压力增大,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大,且斜坡开挖后,地下水易从边坡坡脚渗出,需加强坡面防护和排水工作,并加固坡脚。     综合分析,在自然状态下,斜坡稳定,深开挖后,需放缓边坡或及时如固,否则边坡将会失稳。     4.5 K246+089~K246+270,右侧边坡(1905工点)    (1)范围    工点桩号:路线桩号K246+089~K246+270右侧,共181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44.3m    (2)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低山斜坡,线路右侧远处为低山主体;山前被南北向沟谷切割,成宽约500 m的条带;线路左侧为龙山溪冲洪积平原;山岭坡麓又被南北向或北西西向沟谷切割,山形不整,多呈南北向延伸的条带,条带宽约100m:山脊坡度约25~30°;总体坡度较陡,在供坡处多有基岩出露。场地处发育断层F93,宽约3m,倾向南向,北西向延伸,ZKS495孔中揭露。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残坡积含角砾粉质粘土,褐黄色,稍密,角砾含贵 10-15%,较径,粒径0.2~2.0cm, 母岩成份为泥岩,风化强烈,局部手掰易碎,表层含量少植物根茎,为普通土(Ⅱ)。场地内幕岩岩性为泥灰岩、钙质泥岩。强风化泥灰岩、灰色、灰黄色,岩芯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10-55cm不等,节理发育,节理面锈蚀成灰黄色,敲击易碎,为软石〔IV);中风化泥灰岩,青灰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8-64cm不等,节理发育,节理面多方解石.黄铁矿等次生矿物充填,少锈蚀成褐黄色,局部炭质食童较高,节理倾角在40°左右,岩芯敲击清脆,滴稀盐酸明显起泡,局部碎块状。主要为泥质成分.为次坚石(V);中风化钙质泥岩,灰色夹灰黑色,泥质结构,岩芯呈柱状,10-70cm不等,节理稍发育,倾角近70°,碳质含黄较高,手摸易黑,岩质总体较新鲜,为次坚石〔V)。泥灰岩区存在岩溶现象,沿层理、节理溶蚀沟槽状;岩层产状195°∠55°岩体节理主要有两组,产状为①328°∠21°,局部密集;②53°∠89°,3-5条/m,平直光滑,延伸长。    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节理组合对右边坡整体稳定影响较大。    水文地质条件:路堑区地表水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主要接收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动态变化大,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面状侵蚀和降雨溅蚀强,对面有侵蚀冲刷作用。浅表部地层易饱和,地下水位上升快。地下水压力增大,对边坡稳定性的你利影响大,且料坡开挖后,地下水易从边坡坡脚渗出,需加强坡面防护和排水工作,并加固坡脚。     综合分析,在自然状态下,斜坡稳定,深开挖后,需放缓边坡或及时如固,否则边坡将会失稳。    4.6 K246+805~K246+966右侧边坡(1906工点)    (1)范围    工点桩号:路线桩号K246+805~K246+966右侧;共长161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45.8 m。    (2)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低山料坡,线路右侧远处为低山主体;山前被南北向沟谷切割,成宽约150-200m的条带;线路左侧为龙山溪冲洪积平原;地形坡度约25~35°;总体坡度较缓。在斜坡处多有基岩出露。场地处发育断层F93-1,倾向南,近东西向延仲。ZKS496孔中揭露。 岩土工租地质条件:残坡积含枯性土碎石,褐黄色,梢密,碎石呈次棱角状,含量在50-60%左右,粒径2-5cm为主,个别大于8cm,风化强烈,手易碎,母岩成分为泥岩,余为粘性土及少量角砾,为普通土(Ⅱ)。场地内岩岩性为泥岩,含炭,变质,基岩强烈。强风化泥岩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高速公路高陡边坡防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6p
https://m.gc5.com/lqgc/ljlm/1060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