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基路面
  3. 内容

砌体防护施工技术交底7p

  • 资料大小:39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9-14 11:11
  • 发布作者:滴滴啦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2、操作方法 2.1、测量放线 使用全站仪放出挡墙的基础开挖边线控制点,用线绳拉线后,使用白灰洒出基础开挖边线。 2.2、基坑开挖 由于此处地处山坡之上,山体自然坡度较陡,基坑开挖采用全部明挖法,即把挡墙范围内及挡墙以外的土全部使用挖机挖除,挖至设计标高上15cm后,为了避免对基底土产生扰动,停止机械开挖,人工使用镐、铁锹等开挖至设计标高,基底开挖成1:8坡度向内的坡面,开挖时,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在±3cm以内,基底开挖完成后,对基底进行清理,人工清理表面虚土后整平,使用电动夯击对基底进行夯实,压实后保证地基表面为密实土,无松散浮土,地基表面平整,无坑穴。并每隔5米做一临时排水沟槽,保证在雨天基坑内部不积水,保持干燥。 地基压实后,质检员及时对地基的平面几何尺寸,顶面标高等进行自检,并联系试验室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如符合设计,则可进行基础砌筑,并及时作好相关资料和施工记录的签证;如与设计有出入,则记录好原始数据及时与监理工程师沟通,现场制定好基底处理方案,保证基坑施工质量。 2.3、承载力检测 基底承载力检测根据地质条件选取适宜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本砌筑段落地基检测采用管式重力型动力触探仪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深度为地表面15cm以下地基承载力,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如基底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对基底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次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2.4、基础砌筑 2.4.1、使用全站仪再次放出基础轮廓线,定出沉降缝位置,挂线分层砌筑,砌筑前先在基底表面洒水湿润基底,然后在基底上满铺砂浆,砂浆在施工现场使用滚动搅拌机进行拌制,拌制前搅拌机必须经过标定, 拌制时,试验人员现场监督,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砂浆拌制,以保证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 2.4.2、基坑砌筑时,内外分层回填,虚铺厚度不大于20cm,夯实土的压实度不小于该层位路基的压实度,并在表面留3%的向外斜坡。有渗透水时,及时时排除; 2.5、墙身砌筑 2.5.1、挡土墙砌筑时两面立杆或样板挂线,内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外线顺直。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砌筑砂浆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标号要符合设计,随拌随用,砂浆存放在铁板上使用,严禁直接把砂浆存放在原地面之上。 2.5.2、挡墙分段进行砌筑,分段位置选在沉降缝处,沉降缝宽度为3cm,内外通缝,线性必须顺直,内填充沥青麻絮塞缝。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不超过1.2m,砌筑墙身前,将基础表面加以清洗、湿润,坐浆砌筑。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进行砌筑时,将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2.5.3、墙身分层、错缝坐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振动下一层,每层砌筑完成之后使用稀砂浆灌缝。 2.5.4、沉降缝和外露棱角部位用至少有两个平面的料石砌筑,把大面平整的作为外露面,外露面片石的最小尺寸必须≥30cm、厚度需≥20cm,严禁使用薄片石料作为外露面。 2.5.5、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砌缝宽度不大于40mm。 2.5.5、砌筑先坐浆后砌筑,坐浆饱满,挤浆密实、安砌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尖锐突出部分使用铁锤敲除。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2.5.6、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上下层片石错开不小于8cm砌筑防止通缝,砌缝宽度控制在30mm以内;砌筑过程中,外露面挤出的砂浆随时铲净。 2.5.7、勾缝使用凹缝,缝深 20mm,外露面全部勾缝。缝槽深度不足时,凿够深度后再勾缝。注意勾缝前洒水湿润,勾缝后洒水养生。 2.5.8、砌筑过程中及时埋设泄水孔,泄水孔为φ10cm的PVC管,沿墙身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布置,坡度为4%,下排泄水孔的出口高出墙前地面0.3m。每个泄水孔内侧管口使用土工布封口后埋设。泄水孔布置见墙背回填示意图。 2.6、墙背回填 (1)墙背内侧采用粒径为2-3cm碎石进行回填,并作为挡墙的反过滤层,回填时分层使用立式夯击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与20cm,第一层碎石填筑前,在其底部铺设土工布,土工布包裹碎石的高度为50cm。 (2)墙后必须回填均匀、摊铺平整,填料顶面应按没计要求设置横坡。在墙后1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墙背填土和挖方路基、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设台阶后填筑,。 (3)挡土墙的墙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再进行墙后填料施工,若部分地方空间过小无法夯实时,采用片石码砌后再进行回填。 2.7、施工注意事项 2.7.1、所有外露面一律勾凹缝不准做皮带缝,砌筑与勾缝必须结实美观,并注意不能勾出通缝。 2.7.2、勾缝前先清除砌缝先期施工的砂浆,用水冲洗干净,再用高标号细砂砂浆勾缝。 2.7.3、外露面禁止用薄片石直立贴面使用。禁止把片石摆放好之后向缝隙内灌浆码砌。 2.7.4、砂浆必须机拌,禁止人工拌和砂浆,砂浆随拌随用,禁止向已经初凝的砂浆内参水稀释后再用。 2.7.5、必须挂线施工,严禁随意施工,片石使用前必须干净,禁用沾满泥土的片石。 2.7.6、所用片石必须在同一产地,要保证片石的材质、颜色、块度、质量的一致性,不能五花八门。 2.7.7、每层砌筑完成之后注意养生,勾缝完成之后注意养生。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砌体防护施工技术交底7p
https://m.gc5.com/lqgc/ljlm/1070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