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三、工程概况 拟开展进行试验施工段落为:庐州大道东线LZDDD K0+000~LZDDD K0+200段辅道,长200m,做土方填筑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水稳结构层和沥青摊铺试验段。 四、路基路面结构 该段为庐州大道东线辅道,路基路面结构总厚度74.6cm:4cm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SBS改性→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SBS改性→8cm粗粒式沥青砼(AC-20C)→6mm透层、封层→2*18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2%灰土→路基压实。 五、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一)试验段施工计划时间 本试验段计划施工时间为:2011年10月25日~2011年11月20日。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配备充足的技术和试验人员; (2)、试验室标准试验准备就绪(包括填料的重型击实,CBR,塑、液限,含水量,颗粒分析等); (3)、技术人员组织道路原地面复测,计算出断面开挖尺寸和深度; (4)、编制试验段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等,并组织学习,为道路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准备。 (5)、在下承层上测量恢复道路填筑中线及边坡线,根据松铺厚度、自卸汽车容量在作业面上用石灰撒上网格,确保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道路填筑时由两侧向中间填筑,每车填料对应一个方格,以后每层道路填筑前均应打格划线。 2、现场准备: (1)、试验段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试验段的协调工作己做好; (2)、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已到位; (3)、通往试验段的施工便道已具备,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 (三)试验段施工程序 路堤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每段长300m~500m,每个区段长度不短于40m,如果长度不够,也按四个区段的施工程序施工。即: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 六、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开挖 1、施工准备 (1)中线测量 线路复测后测放出线路主要控制桩,对施工现场按设计断面进行复核(包括中线、标高、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放出路基坡脚和施工边线以及排水沟的具体位置,在施工前做好排水系统的施工,并保证排水沟不被路基填料和施工机械破环。 (2)检测 对开挖出的土取样,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天然密实度、含水量、液限指数和颗粒分析,确定填土层的最佳含水量和最佳密实度。 (3)挖探沟 试验段在开挖前都应挖纵、横向十字探沟,待探明地下无管道、电线、光缆等影响后再行开挖。 2、路基清表 (1)路面破除:破碎锤进行现有路面破除,并运到弃土场内堆置。现有道路用地范围内挖至底基层,地基表面必须碾压密实,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再施工底基层12%灰土。 (2)绿化带清理:新修辅道占用部分现有绿化带,需迁移绿化后开挖至设计标高。 3、挖方处理 本段地势较平坦,高差不大,挖方路堑边坡坡率为1:1。采用挖掘机开挖,土方开挖施工机械,根据运距不同,当运距L<100m时,采用推土机推运;当运距L≥100m时,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到利用段或弃土场。挖方段道路施工时挖至基层底,底基层压实度达到要求后采用12%灰土填筑。道路开挖要做出路拱,保证道路排水畅通,防止道路积水。如果道路开挖到底基层后碾压达不到设计要求的96%的密实度时应及时联系监理进行变更处理。 (二)填筑 1、准备工作 (1)开工前按照规范要求,沿线布设水准点。 (2)项目部试验室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对原材料取样试验,确认材料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后采用,并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和标准击实试验。 (3)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进场。 (4)项目部编写各分项工程详细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编制各分项工程、各工序施工原始记录报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 (5)施工前对下承层路基顶面在验收合格之后每20m设一桩,并在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一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 (6)在下承层上测量恢复路基填筑中线及边坡线,根据松铺厚度、自卸汽车容量在作业面上用石灰撒上网格,确保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路基填筑时由两侧向中间填筑,每车填料对应一个方格,以后每层路基填筑前均应打格划线。 2、灰土填筑 (1)、材料的标准试验 ①石灰质量应满足Ⅲ级以上生石灰的技术指标,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并保证一定的湿度,消石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并尽快使用。 ②石灰土混合料采用重量配合比计算,以石灰:土= 12:100的重量比表示,灌砂法试验密实度应≥95%。 ③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在25±2℃温度条件保湿养生7天,进行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 (2)、石灰土施工工艺 灰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灰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