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破作业严格贯彻执行爆破安全及有关安全规定。切实作好爆破作业前各个施工工序的操作检查处理,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安全施工。 2012-08-23
-
及时检测试验段路面的施工质量,试验路段结束后,路面应无离析和石料压碎现象,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将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试验路段总结报告。 2012-08-23
-
路面面层结构形式: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2012-08-23
-
透层油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进行喷洒,这样既能保证透层油渗透基层厚度,同时利于基层养护。 2012-08-23
-
路面面层结构形式: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2012-08-23
-
SBS改性→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SBS改性→8cm粗粒式沥青砼(AC-20C)→6mm透层、封层→2*18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2%灰土→路基压实。 2012-08-23
-
起点桩号K58+800,终点桩号K66+300,全长7.5Km,采用2车道2级公路标准。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主线水泥稳定碎石厚35cm,平交道口及接坡厚度变化。 2012-08-23
-
为确保本工程路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使之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方案。 2012-08-23
-
道路设计红线44米,道路横断面型式为四块板,其中,中间隔离带4米,两侧各11米机动车道,2米的隔离带,7米慢行一体(4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两侧各20米绿线。 2012-08-23
-
规划路幅为一块板:6.25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3.75m非机动车道)+27m车行道+6.25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3.75m非机动车道)。 2012-08-23
-
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8%,下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7%,7天饱水抗压强度上基层不小于4.0Mpa,下基层不小于2.5Mpa。 2012-08-23
-
底基层应进行压实度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应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填换好的材料等,并按附表一的规定进行检查与验收。 2012-08-23
-
路基层采用两层式结构,上基层采用20cm厚6%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32cm厚4%水泥稳定砂砾。 2012-08-23
-
24#~32#墩位每墩位3根220cm钻孔灌注桩,桩顶设承台;33#桥台分为两幅,每幅基础为4根直径150cm钻孔灌注桩,桩顶设承台。 2012-08-23
-
箱梁顶板厚22cm,跨中底板厚22cm,支点处底板加厚至40cm,跨中直腹板厚30cm,支点处直腹板加厚至50cm,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2012-08-23
-
站台等设施时,到发线与正线分开设置,填料客货共线II级铁路标准设计,路基本体采用普通土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均采用普通土填料(或A、B、C组填料)基床表层采用A料填筑。 2012-08-23
-
其中1405m路段为路堤合一,其余1495米路段为路堤分离。路堤合一段,道路最小宽度60米,包含12米宽大堤,将其改造为道路的人行道;路堤分离段,道路宽度为56米宽。 2012-08-23
-
原路面为沥青砼面层及混凝土基层,对原破损路面面层、基层挖除后用水泥稳定碎石修补,加铺沥青砼面层(6cmAC-16面层),水稳层上洒透层油,其它部位上下面层铺筑前均洒粘层油。 2012-08-23
-
原路面为沥青砼面层及混凝土基层,对原破损路面面层、基层挖除后用水泥稳定碎石修补,加铺沥青砼面层(6cmAC-16面层),水稳层上洒透层油,其它部位上下面层铺筑前均洒粘层油。 2012-08-23
-
乡油路改造工程路线K0+000~K1+000段长为1000米,路面平均宽度为5.2米。本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厚度为25cm.面积为:5200M2。 20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