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大桥主塔墩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11p

  • 资料大小:371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4-20 14:34
  • 发布作者:钱哥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的特大型钢桁结合梁桥。公路在上层,设四车道,桥面宽21.5m;铁路在下层,设双线,桁宽12.5m。桥位处主航道靠芜湖侧,布置180 +312+180 m 3跨斜拉索加劲连续钢桁粱。10#、11#墩为斜拉桥主塔墩。 1.1工程概况   10#、11#墩基础采用φ3.0m钻孔桩φ30.5m/φ27.7m双壁钢围堰低桩承台型式。   ⑴10#墩双壁钢围堰总高52m,共分10节,总重896.6t(含4%焊缝重)。第一节(底节)高6m,第二至第六节各高5.6m,第七、第八节各高4 m,第九节4.8m,第十节高5.2m。      ⑵11#墩双壁钢围堰总高43.2m,共分9节,总重762.3t(含4%焊缝重)。第一至第五节各高 5.2m,第六、第七节各高4 m,第八节5m,第九节高4.2m。   1.2地质情况:   ⑴10#墩河床面标高为-16.90m (黄海高程,下同),岩面标高为-42.40m,覆盖层为粗砂、中砂、粉细砂,岩层为角岩。   粗砂层:灰黄及黄色、饱和、松散,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透镜体状,厚约2m。 中砂层:灰黄色、饱和、松散,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层状或透镜体状,厚约4m。 细砂层:灰色为主,少量黄色、饱和、中密,成份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粒较匀,局部含腐植物,层状分布,厚约20m。    角岩:灰黑色,角岩结构,块状构造,岩质坚硬。   ⑵11#墩河床面标高为-20.1~-25.3m (黄海高程,下同),覆盖层为砾砂、中砂,岩层为角岩。   砾砂层:灰黄色为主,少部分灰色,饱和、松散,分选性较差,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厚约4.5~9.6m。   中砂层:灰黄色、饱和、松散,分选性中等, 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厚约2.1~4.7m。   角岩: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岩质坚硬,普遍较破碎。   1.3水文情况 ⑴5—10月间施工设防水位+10.50m,相当于1983年实测最高水位,相应流量为77200m3/s,流速为2.5m/s。 ⑵11—4月间施工设防水位+6.0m,相应流量为30000m3/s,流速为1.6m/s。   ⑶冲刷:一般冲刷线10#墩按冲刷至标高-24.4m考虑,11#墩按冲刷至标高-29.3m考虑;局 部冲刷10#墩按标高-42.4m考虑,11#墩按标高-33.0m考虑。 2主要施工方法 2.1钢围堰定位 钢围堰定位采用锚碇系统+导向船方案 2.1.1锚碇的主要组成 根据桥址区域流向图,桥址处呈单向流态,总流向偏角6°49′24.5″。拟定双壁钢围堰锚碇系统由导向船及拉缆、边锚;前后定位船及其主锚、尾锚、边锚和下兜缆组成。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大桥主塔墩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11p
https://m.gc5.com/lqgc/qlgc/1046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