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主桥索塔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梯形门架结构,塔顶塔柱横向中心距21.2m,塔柱轴线横向坡度为17:1,设上、下两道横梁,上塔柱高72.8m,下塔柱高71.3m,索塔全高144.1m。 塔柱均为变截面薄壁箱形断面,塔柱横桥向宽5.5m,顺桥向宽度为5.5~11.685m,塔底6m段纵横向均适当加大截面尺寸,上塔柱壁厚60cm,下塔柱壁厚80cm。塔柱由实心段和空心部分组成,下塔柱设两道隔板,上塔柱设三道隔板,每隔10m左右布置一个直径10cm的通水、通风孔。横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横梁采用3.5×3.5薄壁箱形截面,壁厚50cm,共布设10束7-φj 15.24mm钢绞线;下横梁采用4.5×4.5m薄壁箱形截面,壁厚60cm,共布设32束 7-φj 15.24mm钢绞线。为方便施工和保证工程质量,塔柱和上、下横梁内均设置了由角钢组成的劲性骨架。 索塔部分(不含基础)主要工程数量为:C40混凝土6827.1 m3,钢筋699.6T,预应力钢绞线10.7T,其它钢材90.307T。 二、施工内容及技术要求 索塔施工总共分为2个部分:塔柱(包括塔冠、鞍罩)、二道横梁。塔柱采用爬模法施工,上、下横梁与塔柱同步施工,横梁采用两次浇筑、一次张拉。 索塔施工的关键主要是塔柱线型控制、各断面位置、倾斜度、外观质量和上塔柱索鞍区施工等。 横梁和上塔柱的预应力锚固区内钢筋施工时不能随意截断,而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与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合理布置。施工中要求塔柱的倾斜度在设计斜度的基础上,误差不得大于塔高的1/3000,且不大于30 mm;轴线偏位允许偏差±10mm;塔顶高程允许偏差±10mm;断面尺寸允许偏差±20mm,并且要求其外观线条顺直,表面光洁和色泽一致。 索塔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等。 三、施工方案 (一)、 索塔塔柱及横梁的施工 塔柱施工采用爬模施工法,施工顺序图见附图。 1、施工准备 (1)、塔吊 为了满足施工要求及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索塔下游侧的塔柱边上安装150T.M塔吊一台,以方便塔柱施工使用,用扶墙加强连接。塔吊立面布置见附图。 (2)、电梯 索塔施工需要,在北塔上下游两侧各安装1台电梯,方便工人上下。电梯布置图见附图。 (3)、混凝土运输 塔柱混凝土的运输,由拌和站混凝土输送泵来完成,混凝土泵管沿顺桥向塔柱一侧铺设,上下游塔柱各铺设一道泵管。用U型卡固定在塔柱上,并间隔一定距离用钢丝绳吊挂于塔柱的原模板对拉螺栓上。输送管的直径为125mm,随塔身上升而上升,工作面上采用水平管外接软管布料。 (4)、施工用水 用两台高压水泵供水,布置在塔底,设供水水箱。水管沿施工电梯附墙架敷设,与附墙架一起上升。 (5)、供电系统 在承台上设一个低压配电箱,专门对塔吊、施工电梯、施工用的电悍机、电动葫芦、混凝土振动器等动力设备供电。 2、塔柱模板和爬架 (1)、塔柱模板结构 塔柱模板由外模板和内模板组成。外模板均为大块钢模,内模板以大块钢模为主,部分内模用组合钢模板和定型钢模板,人孔采用组合钢模板。隔板底模采用组合小钢模。横梁外侧为大钢模,内箱采用定制的八字角模与小钢模组合。横梁予应力束塔柱部位分别由大钢模、槽模、封锚模组成。 外模板、内模板、角模、平模板,其基本结构形式都是相同的,主要由横肋、竖肋、劲板和面板所组成。横肋采用[14槽钢,竖肋采用[8槽钢。劲板采用δ8mm×80mm钢板,面板采用δ8mm钢板。为了模板的稳定和拼装方便及使塔柱混凝土表面接茬平整、线条顺直,每一截断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都将一块模板留在已浇的混凝土上作为基准模板。纵桥向的模板(宽度为9.347~5.5m)收分采用逐段收分法,横桥向宽度(5.5m)不变。塔柱的四角设置R为50cm的园角,为确保塔柱的线条顺直、外型尺寸正确,制作二套定型角模,上下交替使用。内模板的宽度有固定型和收分型两种,其单块模板的结构与外模板相同,仅是实行收分的方法不同。 (2)、模板施工 由于塔柱模板施工采用爬模,固此塔柱模板的施工工艺包括模板的拼装和爬架的爬升两项内容。 在塔柱刚开始施工时,由于爬架尚未安装,故模板的吊装和组拼只能用塔吊或吊车。 由于爬架的扶墙架高度为4.1m,塔柱每一施工段的高度为个4.5m,故在塔柱上必须空出一个施工段的高度,即4.5m以后,才能开始安装爬架,也就是说,必须施工完底部6m段和2个标准段,即15m以后,才能安装爬架,模板的拼装才能进入正常使用爬架的工艺流程。 塔柱施工进入正常循环的施工段以后,其施工工艺流程为: 绑扎钢筋(含拼装劲性骨架)→爬升爬架→爬升并拼装模板→浇筑砼。 ①、爬升模板 爬升模板时,首先在爬架的葫芦挂钩上挂好葫芦。将刚浇砼的施工段上一块模板留作基准,将葫芦的挂钩钩在下一块模板穿好钢丝绳的挂点上,即可开始爬升模板。 当模板爬升到预定的位置以后,即可安装到基准模板上,然后进行拼装、调位和校正。 ②、塔柱模板的稳定支撑: 由于塔柱是倾斜的,因此塔柱模板的稳定支撑是关键,采用以下几个办法,便可保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模板是稳定的。 A、每一施工段塔柱模板的底部,都用对接螺栓与上一施工段的一块基准模板相连接,并借此通过基准模板将模板的荷载传到下一段已浇好的砼柱上, B、模板的横向支撑采用二种方法: 第一、内外模板之间用对拉螺栓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第二、将部分对拉螺栓与劲性钢骨架焊接在一起,通过劲性骨架将模板的荷载传到下一段已浇好的砼柱上。 ③、模板的脱模及调位装置 模板脱模时,先将所有对拉螺栓拆开,在四角平行向外拉动模板,这样便可使模板平稳的脱模并拉出相当距离,以便爬升。 (3)、爬架施工 爬架结构 爬架的作用是用来爬升模板,并兼作脚手架平台的作用。顺桥向面爬架由两组同样的爬架组合成一个整体(有一个附墙架即为一组),爬升时整体爬升。 横桥向面爬架由于其外形尺寸不随爬升高度而变化,因此,采用四组尺寸固定的爬架组成,每一面用一组,爬升时整体爬升。 每一组爬架由附墙架、主爬架、固定脚手架平台、活动脚手架、爬梯等组成。 爬架结构和平面布置见附图。 ②、爬架的安装 爬架必须在第二标准施工段施工完毕以后才能安装。外爬架的安装方法是:先用塔吊将附墙架吊装固定在原模板的对拉螺栓上,然后一节一节装主爬架,每一组爬架组装好后,再完成爬架与爬架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爬架安装好以后,即可挂安全网等安全设施。 爬架的稳定支撑分两部分:第一是爬架固定时的稳定支撑;第二是爬架爬升时的稳定支撑。 爬架固定时的稳定支撑分三步进行:底部的附墙架用专用螺栓与原模板的对拉螺栓“H”形螺母固定在下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柱上;横向各爬架全部连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互相支撑;通过装在爬架上的滑轨,挂在固定的基准摸板上的滚轮上。 爬架爬升时的稳定:利用爬架之间的两边的滑轨形成活动的防倾装置;爬架里面的滑动轮固定在己浇混凝土的模板上,与爬架正面连结,形成活动的防倾装置;爬架上部布置二只手拉葫芦作为防倾支点。 ③、爬升爬架 爬升爬架时,首先将葫芦挂在安装在大模板侧面的特制吊点上,然后放下葫芦吊钩,在爬架预定的重心处穿好钢丝绳,挂上吊钩,即可爬升爬架。由于爬架尺寸及自重都较大,故每一组爬架都用二只葫芦进行爬升,并加设保险葫芦。 为了保证爬架在爬升过程中不向任何一个方向倾斜,始终保持垂直、平衡,稳定爬升,在爬架与爬架之间设有限位轨道和滑轮,并且在爬架附墙架从对拉螺栓上脱开后,即由丝杠调整的滑轮与墙面相贴,这样爬架在爬升时,在任何一个方向都不会歪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