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下承式钢管拱肋公路跨铁路桥双向转体施工工法16p

  • 资料大小:152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8-13 12:01
  • 发布作者:卜萝头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拱桥转体施工技术作为桥梁施工方法之一,在特殊的桥位上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竞争力。我国自1977年在四川首次应用转体法施工净跨70m箱型拱桥以来,转体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转体方式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但以往各种桥梁转体都是采用竖转或平转单一的转体方式,且跨越的障碍多为河流、峡谷等,在安阳文峰路立交桥施工中,运用先竖转后平转的双向转体施工技术,不但顺利就位合拢,而且在繁忙的京广铁路干线上作业不中断行车,在安全、质量及效益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综合效益。 2.工法特点    2.0.1采用竖转,将主拱肋放低到地面最低位置拼装施工,可节约大量的脚手架支撑,大型吊装设备,而且还避免过高的高空作业,既安全又保证质量。    2.0.2采用平转,可大幅度减少对桥下铁路运输作业的干扰。可不中断行车,对运输繁忙的铁路干线尤为重要。    2.0.3采用高强钢绞线液压千斤顶竖转提升系统和力偶式千斤顶张拉平转系统,较钢丝绳卷扬机系统,不但技术上先进,而且还安全可靠,运行平稳,节约专用设备投资。    2.0.4平转时采用小环道钢筋混凝土支墩保险,大环道四个牛腿支撑保险和用压力传感器监控平衡重精确整等三重保险措施,行之有效,确保平转安全可靠。     3.运用范围    3.0.1适合跨越铁路、公路、山谷、河流等大跨度拱桥施工。    3.0.2适合平原地区建筑高度高、场地狭窄、缺少大型装吊机具、设备和支撑材料的工地。 4.工艺原理    4.0.1竖转:将拱肋分为两半跨在铁路两边分别就地拼装。在拱脚与墩身联结处设临时竖转铰;在墩顶设临时塔架、墩后设平衡梁并配置及平衡重;在塔架顶设扣索,张拉系统并用钢铰线作扣锁联接拱肋(见图4.1.1)。用液压千斤顶以张拉方式作动力牵拉扣索,将趴在地平面拼装好的拱肋拉起竖转到以拱脚为轴心旋转抬拉到拱肋设计高度。 原理:当拱肋在竖向范围内旋转时,根据平衡性由拱肋自重G计算出F1、F2,从而得到平衡配重。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下承式钢管拱肋公路跨铁路桥双向转体施工工法16p
https://m.gc5.com/lqgc/qlgc/1053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