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立交桥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23p

  • 资料大小:55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9-10 11:56
  • 发布作者:帝雅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道口宽度约29m,为有人看守道口。交叉处陇海线里程K8+205.2,道路与铁路中心线交角为87°12′45″,交叉处铁路现状为三股道,由北向南依次为:港口铁路专用线、陇海线、墟沟至平山客整所的车底取送线,线间距5.3m、8.0m,轨顶标高依次为5.48m、5.48m、5.55m,均为混凝土轨枕、有缝线路。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自上而下地层地质情况为:    ①杂填土。灰黄色,干-稍湿,松散,土质不均,主要由粘土及碎石组成,表层富含植物根系,局部含人工抛石。厚度:0.65-2.80m,平均1.70m;层底标高2.60-5.28m。    ②亚粘土。灰黄-黄灰色,软塑,局部夹砂团。厚度:0.20-2.00m,平均1.28m;层底标高2.16-3.65m。    ③淤泥。灰色,流塑,饱和,有少量腐臭味,局部为淤泥质粘性土。厚度:0.60-1.80m,平均1.19m;层底标高: 0.95-2.57m,平均1.86m。    ④粘土。浅灰色,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夹少量石英砾石,局部稍含粉粒,切面稍光滑。厚度:0.50-2.50m,平均1.74m;层底标高:-0.65-1.67m,平均0.33m。    ⑤亚粘土。灰黄-黄褐色,硬塑,局部夹灰白色,含大量粉粒及石英小砾石,夹粉细砂团块,局部夹灰黄色硬塑粘土。厚度:0.40-4.80,平均2.39m;层底标高:-4.37-0.05m,平均-2.71m。    ⑥亚粘土。灰黄夹灰白色,硬塑,中细砂颗粒含量较高,含风化岩残屑及直径1-2.5cm石英小砾石,切面较粗糙。厚度:0.70-3.60m,平均2.07m;层底标高:-7.87--2.59,平均-5.18m。    ⑦强风化片麻岩。黄褐色夹灰白色,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及云母,局部云母含量较高。厚度:0.30-3.30m,平均1.67m;层底标高:-9.34-0.07m,平均-5.60m。    ⑧弱风化片麻岩。灰青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矿物部分风化成黄褐色。该层未穿透,最大控制厚度6.60米    3、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地地下水分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1)层杂填土(2)层亚粘土及(3)层淤泥中,富水性一般。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强风化基岩的风化裂隙中,水量变化不大。孔隙水的稳定水位埋深在1.23米,稳定水位标高在4.26米,年变化幅度在1米左右。    4、钻孔桩桩位具体布置情况如下    防护段A:采用φ60cm旋喷桩水泥墙和φ100cm钻孔桩结合防护,钻孔桩中心距框架1.5m,桩长15.5m。    防护段B:以φ60cm旋喷桩水泥墙和φ100cm钻孔桩结合防护,钻孔桩中心距框架1.5m,桩长13.5m。    防护段C:采用φ100cm钻孔桩,间距1.2m,桩间设φ60cm旋喷桩堵土止水。钻孔桩中心距框架3.5m,桩长11.5m 三、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基坑围护是制约工期的重要项目,为加快施工进度,配备10台反循环冲击钻进行施工,钻孔时,采取跳四钻一的方法。两相邻钻孔桩施工,要在前一根桩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开孔施钻。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立交桥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23p
https://m.gc5.com/lqgc/qlgc/1055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