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目的: 规范张拉作业的程序及要求。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大桥局武广客运专线项目部第三项目队各梁场箱梁的张拉工序。 3.后张工作程序 预应力施工的全过程分为:预应力施工准备工作,钢绞线束的制作及穿放,梁体张拉。 3.1预应力施工前应作好如下准备工作,并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3.1.1张拉前,要有技术部门下达的张拉通知单,核对梁号及张拉值。 3.1.2千斤顶、油表的使用必须在有效期内。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正: a:张拉了200次; b:千斤顶校正有效期限满一个月; c:千斤顶经过大修或严重漏油,经拆除修理后。 3.1.3油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核: a:油表校正后已达一周; b:油表使用时超过允许偏差或发生故障。 3.1.4千斤顶校正要表顶配套校正,并将编号记录。 3.1.5张拉前检查锚具是否有合格证,检查锚具的外观质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并将锚具退回到料库,另行堆放,并标明。不合格的锚具绝对不能使用。 3.1.6钢绞线下料前检查预应力钢绞线是否经试验检查合格,并检查钢绞线的外观质量。锈蚀严重的钢绞线不得使用并不得有损伤扭结现象。 3.1.7张拉前应清除张拉端锚垫板上杂物及水泥浆,以保证锚具与支承板密贴,清除压浆孔的填塞物。 3.1.8用压风机清除梁体孔道内积水和污物,布设测量梁上拱度及弹性压缩的测点。 3.1.9检查千斤顶、油泵,油表是否与校正时的配合相同。 3.2钢绞线束的制作,安放及质量要求。 3.2.1钢绞线束的制作: 3.2.1.1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应按技术部门给定的长度下料,钢绞线散盘后应仔细检查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捻距和力学性能试验。钢绞线表面不得带有润滑剂,油污等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力的物质。钢绞线表面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锈蚀成目视可见的麻坑。另外还应注意Ⅱ级松弛钢绞线的伸直性:取弦长为1m的Ⅱ级松弛钢绞线,其弦与弧的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25mm,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复检,材质不合格者单独放置,不得混杂。 3.2.1.2钢绞线下料用切割锯片下料。钢绞线下料需用下料架,把钢绞线盘竖放下料架内,再切割包装带,并注意钢绞线头弹出伤人,下料应从内圈端头开始外拉。 3.2.1.3钢绞线束应梳整分根,编束,每隔1-1.5m绑扎铁丝使编扎成束顺直不扭转。 3.2.1.4钢绞线束在制作完毕后进行编号储存,不得混放,在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支点长度不得大于1.5m。 3.2.2钢绞线束的穿放 3.2.2.1钢绞穿束采用人工穿束,每次可穿两至三根。 3.2.2.2穿束顺序由底向上,由里向外与各孔道号相对应,以免混穿或互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