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工程概况 XX桥的每个箱下设二根直径为1.2m的圆形墩柱,墩顶设墩帽,墩帽直径为1.5m;墩高6—6.6m。桥台采用直径为1.0m的圆墩加盖梁结构,盖梁高度为1.2m,宽度为1.3m。 桥台钢挡块采用55×16×4cm(Q235B)共16块,桥墩钢挡块采用55×16×4cm(Q235B)共32块。 每幅桥的的桥墩桩通过系梁相连,系梁高1.2m,宽1m。 2、主要工程数量: ⑴混凝土:承台及系梁:C25:84.8m3,桥台及桥墩:C30:492m3; ⑵钢筋:承台及系梁:7.832t,桥台及桥墩:70.58t; ⑶钢板:Q235B:2.2t; 二、总体要求 1、质量:本工程力争达到优良工程; 2、工期:系梁施工计划从20XX年8月7日开工,在8月30日前完成右幅,10月15日前完成左幅,其中8月份完成12个,9月份完成6个,10月份完成6个,共24个。施工顺序为:4#右幅→3#右幅→1#右幅→2#右幅→2#左幅→1#左幅→3#左幅→4#左幅,计划在9月末完成; 墩柱和桥台施工计划从20XX年8月10日开始,在9月10日前完成右幅墩柱,在10月30日之前全桥墩柱完成,其中8月份完成16个墩柱,9月份完成16个墩柱,桥台盖梁4个,10月份完成16个墩柱,桥台盖梁4个。 3、安全:本工程要认真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和安全准备工作,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执行各项操作(具体见《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本工程无一人员伤亡事故及机械事故; 三、质量技术交底 1、场地准备 根据整体施工计划,根据桩基施工顺序对即将施工的系梁和墩柱附近的场地进行清理,将钻渣和泥浆进行外运,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场地。项目部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定出中心线、槽边线。施工区域悬挂彩条警示,以防止社会车辆和行人进入到施工区域。 2、基坑开挖、平整 项目部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定出中心桩、槽边线后,施工队伍在沟槽外四周做好的排水工作,保证场外地表水不流入沟槽。由挖掘机开挖,5t自卸车运输,人工开挖配合。 开挖方式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进行配合。土方采用分段开挖的方式进行,一次开挖至系梁底设计高程下30.0cm,随后进行砂砾回填,人工夯实至系梁底高程,挖出的土方用自卸运土车运至指定淤泥堆场。 3、沟槽排水措施: ⑴在沟槽外设置排水沟,截止沟槽外地表水流入沟槽,将地表水引向附近的城市现有污水管道或者排往XX沟。 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挖时在基底靠近烟集河一侧的一角设置一个集水坑,系梁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的截面尺寸为300mm×200mm,将基坑中的水集中排向集水坑,在用水泵往外抽,排向烟集河。 ⑶在沟槽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渗漏水应及时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为:a.渗漏水较少时,直接封堵; b.渗漏水较大时,在沟槽外侧施工摆喷或灌浆止水。 ⑷开挖后的土方如达到回填质量要求并经监理确认后应用于填筑材料,不适用于回填的土料弃于业主、监理指定地点。 ⑸沟槽开挖时其断面尺寸必须准确,沟底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无各种油类及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 ⑹土方外运采用载重自卸车,沿施工现场临时施工便道,将余泥运至弃土场。 ⑺夜间开挖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桩基检测: 按照设计要求XX桥桩基础全部采用超声波检测,待基坑开挖后,将检测管顶端封口割开,报请专门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待桩基检测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 5、破桩头: 项目部测量组将系梁底或者桩基顶部高程在桩基选择一根主筋做好标记,并计算出破除高度。破桩头时先将标高线水平切割混凝土保护层,再垂直方向破除,最后将标高线处的桩头打断,利用挖掘机将桩头吊离,对于高度在30以内的直接将桩头破碎。 6、换填砂砾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XX桥位于烟集河上,地下水位比较高,为了避免钢筋与土层直接接触,在基坑开挖时往下多挖30cm进行砂砾换填,同时进行人工夯实上面铺设一层塑料薄膜,或者在系梁所在区域浇注一层砂浆,相关尺寸比系梁往外扩大10cm,给系梁模板提供基础支撑。。 7、系梁和墩柱、桥台钢筋的加工与安装 ⑴钢筋加工: a.进场钢筋必须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场时分批抽样做物理力学试验。 b.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c.钢筋必须平直,无局部曲折。 d. Ⅱ钢筋末端需作90o或135o弯折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 ⑵钢筋连接: 本工程的一级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接口,二级钢筋直径采用电弧焊接或者机械连接:对于墩柱主筋与桩主筋采用错位单面焊缝连接,箍筋与主筋采用点焊连接,。 a.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b. 焊接成型时,焊接处应无水锈、油渍等,焊接后在焊接处无缺口、裂纹及较大的金属焊瘤,用小锤敲击时,应发出与钢筋同样的清脆声。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必须校直或切除。焊缝长度单面电焊不得小于10d,双面电焊不得小于5d,斜筋与横向主筋也需焊接。 c. 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d.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小于钢筋直径10倍,且不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e. 当采用套筒连接形式时,钢筋丝头及接头的质量检验按照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企业标准《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Q/JY16-2001中的有关规定遵照执行。 ⑶钢筋的施工: ①系梁钢筋的施工: 钢筋采用先主后次的顺序。在底层底筋下面放好垫块(厚度与设计净保护层同厚),保证底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在摆底筋后,架立筋应先行绑扎,以后在绑上层筋,系梁钢筋底层和顶层四周两行钢筋网的交叉点要每点扎牢,中间部份梅花式跳扎。先进行墩身钢筋预埋,再绑扎系梁主体钢筋绑扎,要求钢筋预埋位置准确,长度、数量、规格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同时在横向设置1~2道水平架立筋,将各个墩身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以防止墩身预埋钢筋倾斜、移位、弯曲。 ②墩柱钢筋的施工: 对于墩柱钢筋将底部的箍筋安装至接头下100cm左右,再加主筋接长至设计高度,再行箍筋安装。钢筋施工应在系梁施工时同时进行后台下料。系梁浇筑后用全站仪放出墩柱四个角的控制点,将边线内部分砼表面经凿毛、清洗干净、抽干孔位处的集水后,搭设钢管脚手架进行钢筋绑扎。绑扎要分层进行,“先主后次”即先绑扎主筋再绑扎其他钢筋。要严格控制绑扎质量,绑扎点数要符合规范要求,不得有缺筋少筋的事故发生。钢筋完工后经质检员自检并经质检组长复核无误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墩柱钢筋施工完毕后,在墩柱钢筋顶面准确放样出支座预埋钢筋的位置。支座垫石与墩柱不同时施工,墩柱砼施工时,在支座垫石下方埋设深度为30cm,平面尺寸等同支座垫石的箱形预留槽,进行下一步施工时,拆除预留槽,安装支座垫石钢筋,与支座垫石砼一起进行浇筑。 8、模板工程 系梁直线段采用大型组合钢模,构造尺寸为长×宽=900mm×1500mm。系梁与桩基相交的地方以及墩柱采有专业的加工厂定型制作。,以防止砼浆遗漏。 ①系梁模板施工: 钢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后,随即清理其周围杂物,为安装模板作准备。 系梁两侧模板由φ48钢管立档和横档和φ48mm钢管斜撑来支撑固定:先立横档@500mm,然后放立档@600mm。底口、中部、上部均用φ20对拉螺杆外侧采用φ48×3.5mm钢管斜撑固定内,斜撑底部采用预埋钢筋固定。另外,在基底两侧预埋φ48×3.5mm短钢管,将侧模竖向围檩与预埋短钢管用扣件扣牢,以控制侧模上浮。由于钢管斜撑长度较长,为保证斜支撑的稳定,要求斜支撑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 在模板轴线测量放样准确无误后,并将模板预组分块,再开始安装。模板安装时,先安装系梁的侧模,经吊锤吊直,拉线拉平后,先将其固定撑牢,再依次安装其余桩基处扇形钢模,同时安装、紧收对拉螺栓、斜撑等并加以固定。 模板在浇混凝土后3天可拆模,拆模要按照拆模顺序:斜撑→对拉螺栓→立档→横档→模板的顺序自上而下拆除,严禁乱撬猛拉,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