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特大桥1-96米系杆拱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7p

  • 资料大小:102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1-06 16:16
  • 发布作者:学卿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XX特大桥位于安徽省和江苏省交界处,桥址处于XX冲积平原一、二级阶地及丘陵区,跨越XX主河道和多条道路,中心里程DK975+652.40,起点里程DK969+791.62,终点里程DK981+513.22,桥全长11721.6m。跨越XX采用1-96系杆拱结构形式,是XX特大桥的重点工程,196#墩里程为DK976+182.93,197#墩里程为DK976+283.09,基础为16根φ2.0m钻孔桩,桩长分别为51.5m和56m,矩形承台高4m。桥墩采用混凝土矩形实体墩,梁体为下承式单跨96米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梁为长100m,梁宽17.1m的现浇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肋计算跨径为96m,拱肋轴线为悬链线,拱肋矢高为19.2m,矢跨比为1:5。拱肋截面为哑铃型,截面高度为3m,钢管直径为1000mm,厚16mm。每根拱肋的两钢管之间用板厚为16mm的腹板连接,两腹板内焊接拉筋。吊杆布置采用尼尔森体系,吊杆间距为8m,两交叉吊杆之间的横向中心距为340mm。两拱肋之间共设5道横撑,拱顶处设X形横撑,拱顶至两拱脚间设4道K型横撑。横撑由φ500、φ400、φ300的钢管组成。    2.1.2.地形、地貌、地质    1-96米系杆拱桥桥址地貌属XX一级阶地。桥梁设于XX河面之上,桥址处为XX河堤,此段水面宽41~60m,水深约2~5m,水流平缓,水质较差。XX河床较为平坦,河床为淤泥质黏土,下为粉质粘土,粉砂,粉砂岩。    淤泥质黏土:灰色~深灰色,流-软塑,夹有粉土,局部夹腐植物,厚11.75米,岩土工程施工分级为Ⅱ级,地基承载力[σo]=60KPa。    粉质粘土:褐黄色局部夹灰白色,软-硬塑,厚3.15米,岩土工程施工分级Ⅱ级,厚4.8米,地基承载力 [σo]=120KPa。    粉砂:灰黄色,饱和中密,岩土工程施工分级为Ⅲ级,厚4.8米,地基基本承载力 [σo]=250KPa。    粉砂岩:紫红色,棕红色,弱风化,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节理裂隙稍发育,遇水易软化。岩土工程施工分级为Ⅳ级,地基基本承载力 [σo]=350KPa,厚10米。    2.1.3.气候、水文    本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多热带风暴,年平均降雨量在1440mm左右,一般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气温在14~17℃,极端最高气温为40℃,最冷月极端气温在-8~-15℃左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m。    根据XX水文资源局做的《XX断面水文特征值分析报告》:在XX河堤不溃的情况下:H1%=14.27m,H20%=10.82m。但因为XX河堤标准降低,远不能抵御百年一遇洪水,当百年一遇洪水来临时,河堤必溃,此时洪水水位为:H1%=9.99(两岸溃堤),H1%=11.16m(左岸溃堤),H1%=11.14m(右岸溃堤),百年一遇洪水流速V1%=2.25m/s,浪高:h=0.26m;壅水高:ΔZ=0.02m。设计最高通航水位H=10.82m。线路与XX夹角为55°。    2.1.4.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正线数目:双线;    轨道结构形式:Ⅰ型板式(DK975+374.2~DK976+834为有碴轨道);    设计速度:350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    线间距:5.0m;    设计活载:ZK活载。     2.1.5.地震动参数     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2.1.6.工程特点    2.1.6.1.系杆拱跨越XX航道,运架梁通过,工期紧张。    2.1.6.2. 196#墩位于XX主河槽,桥墩桩基、承台位于水中,水中墩施工不影响河道通航,保证汛期河堤安全施工难度大。    2.1.6.3. 1-96米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梁部施工技术较复杂。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特大桥1-96米系杆拱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7p
https://m.gc5.com/lqgc/qlgc/1057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