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现浇预应力连续梁施工监理细则10p

  • 资料大小:24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2-14 14:02
  • 发布作者:齐翠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二、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理要点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内容    1)检查承包人的施工备料情况    (1)砂、石、水泥的备料检查,承包人应在施工前充足备料,进料前应会同试验监理工程师通过取样试验选定料源,材料进场后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允许用于工程。    (2)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支座等材料的备料检查,对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支座等材料除审查出厂质保书及试验报告外,还应按规定频率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    2)审查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承包人在下部构造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应根据施工条件及要求及早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临时支撑结构的选用,现浇满堂支架应有完整的设计计算及施工图纸。计算包括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2)临时支撑结构下的地基及基础的设计及施工计划    (3)支架变形与基础的下沉处理措施及预压方案    (4)砼浇筑方案,主要是箱梁按照断面分段浇筑砼的次数、砼运送及布料方式、砼振捣工艺、砼的养护等。    (5)模板的设计及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模板宜用组合钢模    (6)预应力筋的张拉与压浆施工工艺    (7)施工人员组织与安排   监理工程师应对以上各内容逐一进行审核,主要是对支架的选用及设计计算、预压方式进行详细验算,必要时可会同有关专家共同审核。    3)监理试验室复核承包人的砼配合比、水泥浆配合比,验证并提出合理的配合比,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检查承包人的张拉机具、拌和设备、机械设备、模板制作。张拉机具及拌和设备的计量系统在进场后应进行校验,模板的制作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物各部分形状、尺寸准确。    5)复核承包人的测量放样,墩顶轴线以及顶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审批承包人提交的开工申请报告。监理工程师通过审核确认具备开工条件,可同意开工。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与监理要点    1)检查承包人的地基及基础处理情况    承包人应通过试验验证支架支承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如承载力足够,则只需对地基作浅层硬化处理,并做简单基础扩散支承点应力。如地基有软基,则应通过设计计算做深层处理,可用打木桩或者深层换填,提高地基承载力。支承点还应做扩大基础,并对基础进行超载预压,消除地基的大部分沉降。    2)检查承包人的支架搭设及预压    承包人在验收后的地基基础上搭设支架。要求承包人严格按批准的搭设方案搭设支架,对支架支撑结构的纵、横面间距或横梁间距、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接及纵、横面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另外还应检查承包人所用的卸落装置是否可靠,数量和位置是否准确。如需用砂筒,砂筒事先应在压力机上预压,以消除砂的压缩变形。支架检查符合要求后即可在支架上铺设底模准备支架预压。支架预压的目的在于消除支架间隙压缩所产生的非弹性变形和基础的剩余部分沉降量。预压重量按设计要求不低于箱量所有荷载100%考虑。按梁体荷载分布配置压重,分级加载,在适当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应具有代表性。    3)预压期沉降观测及施工预拱度预留值确定    承包人应使用精度较高的水准仪或已经过计量校核的百分表在预压前、预压期间及卸载后进行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观测时应定点、定时、定站。预压期一般应连续观测5天,直至稳定为止(以沉降量小于1.0mm为准)。当沉降稳定至少48h后可卸载,卸载后观测记录测点标高或百分表读数。由三阶段观测标高值或百分表读数确定非弹性变形量及弹性变形量。最后的预拱度值应为支架的弹性变形(Δh1);超静定结构由于砼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挠度(Δh2);梁体自重引起的弹性挠度(Δh3),以及1/2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引起的梁的弹性挠度(Δh4),地基沉降(Δh5)五项变形之和,一般Δh2、Δh3、Δh4由设计给出。承包人应由确定的施工预拱度及梁底标高对模板支架进行调整。预拱度的取值:可经征得设计代表同意的值取用,对纵向普通钢筋砼箱梁,一般跨中统一采用向上2cm的预拱度,支点为0,其间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调整后的底模应能满足浇筑后梁体的设计标高要求,并使梁底面平顺。底模拼装时应接缝严密,不漏浆,表面平整,平面位置准确。    5)检查承包人的钢筋绑扎与预应力孔道的预留    由于现浇梁的钢筋分布较复杂,预应力孔道多,因此必须熟知图纸。检查时要一一对照,不可漏放、错放,注意钢筋接头的布置,预应力孔道,应弄清分布位置、孔径、数量,不可弄错。对孔道的接头应着重检查,防止砼浇筑时水泥浆渗入。    6)吊装芯模,支立侧模    (1)连续梁的芯模一般采用轻质、韧性材料制成,不可周转使用。如连续梁箱室较大,也可用刚性芯摸,但必须易于安装拆除,安放时应位置准确,定位牢固。    (2)侧模的支立:侧模支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连续梁的外观。因此必须严格把关,所有的模板接缝都应按一致的形式位于水平或垂直面上,接缝应严密,不漏浆,底板与侧板、侧板与翼板、翼板边缘宜采用定型角模,接缝处不可用胶带纸等拆模后影响砼外观质量的材料密封,模板应支撑稳固。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必须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砼。    7)砼浇筑及养护    由于现浇连续梁一次浇筑的砼方量较大,因此承包人应有充分的准备:材料的数量、机械的配置、人员的分配组合、砼的振捣工艺以及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意外时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均应有详细计划与安排,并应书面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    (1)砼用料及配合比应严格按批准的要求执行,随时抽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浇筑混凝土前检查,应对支架、横板、钢筋和预应力管道、混凝土拌和能力、施工配合比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拌和地点和浇注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个工作班不小于两次。检查混凝土坍落度还应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从跨中同时向两边浇筑,防止施工裂缝的出现。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做斜面上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该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在振捣过程中避免碰撞预应力管道和预埋件.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规范规定。当需要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    浇筑时应注意不要碰撞预应力预留孔道,对钢筋密集部位以及张拉端齿板砼应仔细振捣,必须保证密实。    砼试件的制取,除应按规定制取试件做28d砼抗压强度试验外,还应在最后一批砼中取样做同条件试件,用以判定砼强度是否达到施加预应力时的强度。    浇筑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砼浇筑结束后应及时养护,应覆盖洒水养护,养生期至少7d以上。如在冬天施工应按冬季施工的规定办理。    8)施加预应力    (1)如果同条件试件强度达到了设计强度95%以上且养护不小于14天后,则可同意承包人穿索张拉。承包人在张拉前应呈报一份包含张拉机具的校验报告、张拉顺序、程序、张拉控制应力、理论伸长值计算、张拉操作手操作技术水平介绍、张拉应力与实际伸长值管理等在内的书面报告,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    (2)施加预应力是预应力结构的关键工序,因此,张拉时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规定要求办理,注意张拉应力与张拉伸长值的现场检验与复核。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应及时制止或停工整顿,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反常现象,如伸长值过大或过小,钢丝常断丝、滑丝,应立即要求停工,分析查找原因,只有在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善后方可同意继续施工。    (3)当张拉施工中出现断丝或滑丝现象时,如超过规范要求原则上应更换后再张拉,当不能更换时,在监理工师的同意下可采取提高其他束预应力值来补救,但必须满足设计上各阶段极限状态的要求,一般不应超过钢丝标准强度的80%。同时要注意不要超过千斤顶的额定拉力。    (4)预应力筋张拉后应测定其回缩与锚具变形量,如超过规范要求应重新张拉或更换锚具后重新张拉。    (5)张拉设备应按规定定期校验,如在张拉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经维修校验后方可使用。    (6)钢束张拉结束后严禁撞击锚头,锚端预应力筋应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严禁使用电弧切割,切割后锚端至少留3cm。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现浇预应力连续梁施工监理细则10p
https://m.gc5.com/lqgc/qlgc/1059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