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施工放样 以导线控制网为依据,先进行涵洞轴线测量并将基础轴线控制桩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检验涵洞与线路的交角是否满足顺沟顺路要求。进而根据基础布置情况计算基坑开挖边桩控制点坐标,经过换手复核后方可进行现场放样,认真填写测量记录表,打桩钉钉并引护桩加固。 由于斜交涵较为复杂,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内业计算。应将各角点坐标内业计算出,并进行审核后使用。 并在涵侧布设一临时水准点,方便过程使用控制。 2、基坑开挖 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由于本段地质为黄土,地质条件较好,拟采用垂直坑壁基坑。 采用挖掘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在基槽底面留一层20cm厚土层,以便压实后达到设计标高;石质基坑采用人工凿打,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 基坑开挖后,在基底及基顶布置环向的截水沟,保证在挖方的整个期间都不致遭受水害。 若开挖至设计标高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须继续开挖时,最终的开挖深度要依据设计期间所进行的钻探土工试验,并结合开挖的实际调查资料来确定,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基坑施工不得延续时间过长,抓紧连续不断施工。 3、基底检测及处理 基坑开挖完毕后,基础圬工浇注前,根据基底各种不同土质岩层,根据相关的设计,采取相应的检测和处理方法。 基底在未风化的岩层上时,应先将岩面上的松碎石块清除干净,若岩层倾斜,应将岩面凿成台阶;在风化的岩层上修筑基础时,应将风化的表面岩层凿除。在碎石类或砂土类土层上建筑基础时,应将其基底修理平整。若坑底渗水,且不能彻底排干时,应采取措施将水排除。在黏土层上建筑基础时,应将基底铲平、修整,并于最短时间内浇筑基础,不得暴露或浸水过久。 对于基坑开挖至图纸规定的基底标高时仍然不满足图纸规定的承载力要求的,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基底检测的内容包括: ① 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和基底标高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表; ② 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图纸相符; ③ 基底处理是否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4、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材料要求 ⑴ 材料要求 骨料:骨料应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 、匀质、并不含结块、软弱或片状颗粒,无黏土、尘土、盐、碱、壤土、云母、有机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必要时,骨料应予清洗过筛,以除去有害物质;不同来源的骨料不得混合或储存在同一料堆,也不得交替使用在同类的工程中或混合料中;用于混凝土的水泥、骨料及掺加剂等,应分别进行含碱量试验,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发生碱—骨料反应的骨料。在非含碱环境中,如果必须采用此类骨料时,应按规范要求,选用碱含量小于0.6%的低碱水泥,并限制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不超过3.0kg/m3。细骨料应由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砂构成。粗骨料应由坚硬卵石、砾石或碎石组成,最大粒径不超过结构物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当设置二层或多层钢筋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 水泥:结构物的同一工程部位应使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同一批号水泥。水泥运到工地后应按规范要求摆放并尽快使用。对于受潮或其他原因,监理工程师认为变质或不能使用时,应及时从工地运走。在钢筋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钢筋:钢筋应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于地面以上0.3m的平台上,并应保护它不受机械损伤及由于暴露于大气而产生锈蚀和表面破损;当安装于工程时,钢筋应无灰尘、有害的锈蚀、松散锈皮、油漆、油脂、油或其他杂质,且无裂纹及剥离层。 ⑵ 施工工艺 混凝土工程包括材料供应和拌和、立模、浇筑、拆模、修理、养生和质量要求及检验项目。 ① 根据材料规格要求,按设计水灰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自动计量现场拌和,保持组合材料分布均匀、连续拌和、颜色一致。 ② 根据不同的结构物部位进行支架立模或整体模板就位支模。③ 混凝土浇筑前,全部支架、模板和钢筋预埋件按图纸要求进 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使之不得有滞水、锯末、施工碎屑和其他附着物质。 在浇筑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应仔细周到,使砂浆紧贴模板,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混凝土应分层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若超过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规范规定。混凝土由高处落下的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导管或溜槽,保持导管溜槽干净,使用过程要避免发生离析。 浇筑混凝土期间,由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混凝土初凝至达到拆模强度之前,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不得承受外力。 ④ 混凝土拆模应遵从由顶部到底部、由一端向另一端的原则,拆模过程中不得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部位。 ⑤ 所有混凝土的外露面的外形正确、顺畅、光洁、颜色一致。。 ⑥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洒水养生应不间断,不得成干湿循环,始终保持养生期内混凝土表面湿润。气温低于+5度时应全表面覆盖保温且不得洒水养生。养生时间最少保持7d。 ⑦混凝土成品的检验项目包括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结构尺寸偏差。垂直度通过吊垂球检验,平整度通过长2m的靠尺检验,结构尺寸用纲卷尺量取。所有检验项目必须符合验评要求并与设计文件相符。 5、基础浇注混凝土 基础模具拟采用122cm*244cm大块竹胶模或组合模板,外侧加固方式采用6*8厘米方木与钢管联合支撑,模板加固根据基础浇注厚度进行确定,上边缘用钢管架对拉以保证模板不移位。基础伸缩缝采用3cm厚沥青木板隔离,木板固定采用钢钉与木支撑加固在已浇部分上,以确保伸缩缝位置准确。混凝土加工采用集中拌制,混凝土浇注时自一端向另一端均衡浇注,基础混凝土浇注前要进行必要的预留孔、预埋件(斜交涵中存在梯形板段的墙身钢筋)的技术交底,以免漏设。基础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75%时及时进行回填,以免暴露时间过长。 6、边墙混凝土浇筑 (1) 边墙内模采用大块钢模用钢筋拉杆加强,并预留接缝边。外侧模采用122cm*244cm大块竹胶模制作。边墙按涵洞设计图纸中分节跳打方便施工。 (2) 端模采用大块钢模板垂直支设,外部由斜立钢管架支撑,墙体间沉降缝按图纸中的沉降缝进行制作。为确保沉降缝位置准确,在侧模端头设置定位装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沉降缝竖直。 (3) 外模采用大块竹胶板。模板接缝间夹垫1mm厚的双面胶垫,模板外侧采用钢管竖置与方木横置经扣件连接联合支撑,均匀有续布置。内外模之间通过拉杆套PVC管对拉联结。 (4) 混凝土采用地泵泵送入模或采用溜槽等入模。在浇筑过程中,注意混凝土振捣质量,并由专人负责守模,保证混凝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