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互通2#桥左线桥平面位于R=1100m右偏圆曲线上,纵面 位于R=40000m的凹形竖曲线上,上部构造采用4×30m+3×30m+6×30m(三联)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右线桥平面位于R=1100m右偏圆曲线上,纵面位于R=23000m的凹形竖曲线上,上部构造采用4×30m+5×30m+3×30m(三联)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式圆形墩柱配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中左线、右线4#~9#墩位于深水中,水深12m~17m不等。采用Φ1.6m圆形墩柱配Φ2.2m钻孔灌注桩基础,其间用两道1.0×1.2m横系梁联接。本桥水中最高墩柱高度为25.727m ,最低墩柱高度为17.148m。 二、施工平台 为方便施工作业人员行走以及施工作业方便,在桩基钢护筒上 焊接牛腿,搭设简易施工平台。首先在钢护筒上用I32a工字钢焊接牛腿,其下加斜撑加固。每侧搭设两根I32a工字钢做纵梁,上面铺设10×10cm方木@50cm做横梁,其上再铺设5cm厚木板做面板。 施工过程中可利用平台、底系梁、桩顶搭设施工脚手架。 具体尺寸见<施工平台方案图>。 三、模板安装与拆除 本桥墩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分为4m/节、2m/节、1m/节、1.6m/节四种规格,其中1.6m/节对称于中心线预留1.0×1.2m方形孔洞以便与系梁模板联接。系梁及盖梁模板采用1.2cm竹胶板,用10×10cm方木作横条@40cm、 I10槽钢作竖条@40cm上下用Ф16螺栓拉紧。 墩柱、系梁、盖梁均采用抱箍法施工。盖梁、系梁施工时先用抱箍将墩柱抱死,两侧各搭设一条I32a工字钢做纵梁,其上铺设10×10cm方木@30cm作横梁,然后铺设底模。盖梁施工时,可通过调整抱箍高差,使盖梁底部横坡符合设计要求,然后铺设底模,因底模受荷载较大,采用I10槽钢@30cm作加强底模横梁。 模板分节高度及墩柱浇注次数将根据系梁间距及墩柱高度确定,以减少接缝,确保外观质量。在浇筑桩基系梁混凝土时,预埋钢筋扣,模板的四条微调缆风将系在系梁钢筋扣上进行模板调整,模板中间夹橡胶止水带用螺栓销紧,在平台上预先拼装,然后用浮吊整体吊装,待整体销紧后,通过四条缆风进行微调,直至保证墩柱的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为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确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本次墩柱、系梁、盖梁施工设计时不考虑预埋剪力销、内拉条等,采用抱箍法施工。钢模板预先整体拼装后,先用绞磨机对模板内表面进行仔细打磨除锈,然后用汽油清洗一遍,腻子抹缝找平再涂一层脱模剂。模板利用浮吊分片折除。 模板具体尺寸及规格详见<墩柱模板设计图>。 四、钢筋制作安装 根据墩柱的不同高度及浇注次数,钢筋笼采用一节或多节,因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为保证主筋接头连接的可操作性,先搭设施工脚手架,作业人员利用脚手架将主筋单根安装,并将套筒用板手拧紧。然后安装加强箍筋及螺旋箍筋。系梁及盖梁的钢筋在预制场加工成形后,运至现场绑扎。 五、混凝土运输及浇注 用运输船将混凝土罐车运至 墩柱前,并用固定物将运输船定位,混凝土 卸料入斗,用浮吊吊运,通过串筒溜放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混凝土浇筑根据墩柱系梁间距分节进行施工,先浇筑系梁底标高以下墩柱混凝土,系梁混凝土及盖梁底以下高度的墩柱混凝土一起浇筑,盖梁混凝土单独浇注。在钢筋未绑扎前将对混凝土面进行凿毛,并用水将混凝土面冲洗干净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混凝土浇注顺序详见<水中墩柱分次浇注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