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特大桥基础及下部构造专项施工方案54p

  • 资料大小:100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7-02 15:34
  • 发布作者:哈哈丸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特大桥位于望江县雅滩镇董家咀村,跨越十里长河,全长1041m,起讫点里程为K30+810.5-K31+851.5,全桥35跨,本桥桥面横坡为双向2%,荷载等级:公路-I级;桥面净宽:2x净13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0号桥台采用肋板台,35号桥台采用柱式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0号台、1~32号墩的桩基础采取端承桩设计,33~34号墩、35号台桩基础采用摩擦桩设计。 2.2 主要工程数量 柱墩136根∕987米; 系梁26个;盖梁68个; 2.3 地质、水文概况 2.3.1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情况 本桥K30+810.5-K31+341(530.5m)位于水田地,K31+341- K31+833(492m)位于湖内,地质自上到下分为:粉质黏土、圆砾土、全风化砂岩及泥质粉砂岩。 2.3.2水文、气候条件 十里长河为武昌湖尾梢,线路跨越地段为私人承包养殖湖,水源主要来自降雨、地表水,汇入武昌湖后排入长江,十里长河为流动水,水流速度缓慢,无通行能力。 依据设计图纸、结合实际调查,初步了解2012年最高水深为4.0 m,水面标高在12.01米,主要集中在5、6、7月份,8、9月随降雨量减少湖面水位下降,10、11、12月、次年1、2月水面降至1.2 m左右,次年3、4月份湖水开始上涨。 桥位所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高温、多雨、风力小、湿度大的特性,年平均气温 16.5℃。1957年至1987年境内平均年降水1299.5mm,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降雨日132.2天。 2.4 施工条件 2.4.1施工场地 线路所经之处平原微丘区,跨越大片鱼塘及河道、水稻田,地形平坦,高差起伏不大。 2.4.2施工用水、用电 施工用水采用十里长河河水及附近地下水。 根据施工需要施工用电规划: 2#(500kvA1台)变压器安装在十里长河特大桥桥头2#钢筋场钢筋场内,承担2#钢筋场、十里长河特大桥0#-17#墩施工用电, 引线约150米,接入点(雅滩变 10KV望河 10线17杆)。 3#(500kvA1台)变压器安装在十里长河特大桥18#墩附近水坝上,承担十里长河特大桥18#-35#墩施工用电,引线约670米,接入点(雅滩变 10KV望河 10线17杆)。 2.4.3入场便道 进场材料和机械由望江县主干线道路S212省道进入施工便道然后进入施工现场。 2.5 施工重、难点 十里长河特大桥18#-34#墩位于河道内,常年有水,低水位时水深1-2米,雨季最大水深4米。水中共有桩基68根,桩径1.6米,桩长14-34m不等。桩基所经区域地质情况为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砂、砂砾等易发生塌孔的地层,桩顶标高均在河床以下。水中桩基、系梁、立柱施工施工难度大,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及影响较大。因此十里长河特大桥水中桩基、系梁、立柱、盖梁施工为标段重点、难点工程,是本项目控制性工程。经理部将选拔施工经验丰富,有技术专长的人员组成重点工程领导小组,制订详细施工方案,明确质量目标,抽调公司最强的专业施工队伍来实施。在施工过程中领导小组成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发生问题及时处理,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按时完工。 3.施工组织与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配备 3.1 施工组织机构 针对十里长河特大桥梁施工特点,结合业主对工期的要求,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搞好工序衔接,力求均衡生产,在确保业主要求的合同工期的前提下力争提前完工。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特大桥基础及下部构造专项施工方案54p
https://m.gc5.com/lqgc/qlgc/1067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