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铁路客运专线TJ-2标段,共十座箱形涵分别为1-2.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51+760;1-6.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52+062;1-2.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52+100;1-2.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59+344;1-5.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59+600;1-2.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59+711;1-2.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60+121;1-2.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60+421;1-2.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60+885;1-6.0m箱形涵,中心里程D1K461+033。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2.1 总体概述 D1K451+760,1—2.0m箱形涵,为兼排水而设,与线路正交; D1K452+062,1—6.0m箱形涵,为立交兼灌溉而设,与正交; D1K452+100,1—2.0m箱形涵,为灌溉而设,与线路正交; D1K459+344,1—2.0m箱形涵,为灌溉而设,与线路正交; D1K459+600,1—5.0m箱形涵,为立交而设,与线路正交; D1K459+711,1—2.0m箱形涵,为立交兼排水而设,与线路正交; D1K460+121,1—2.0m箱形涵,为灌溉而设,与线路正交; D1K460+421,1—2.0m箱形涵,为灌溉而设,与线路正交; D1K460+885,1—2.0m箱形涵,为灌溉而设,与线路正交 ; D1K461+033,1—6.0m箱形涵,为灌溉而设,与线路正交; 基底处理均采用CFG桩,基础底面作为地面进行处理,处理面的顶底高程应随之降低;基础均采用C25混凝土基础;箱身横向长度较长,在箱身中间均设沉降缝,两侧翼缘板各长1米;翼墙采用护面钢筋;在沉降缝及翼墙与箱身相接处设置橡胶止水带。 地基承载力要求150kpa。 2.2 自然特性 2.2.1 地质条件 箱形涵处分布松软土,为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能细砂,埋深6~13m,松软土一般表现为强度低,具中、高压缩性;桥址区地表广泛分布有厚约3~10m软土,软塑,Ⅱ级普通土,基本承载力30kPa左右,承载力低,具有压缩性。 2.2.2 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潜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冲积砂层及粉质黏土层,地下水位埋深1~6m,主要靠大气降水及渠水下渗补给。 2.2.3 气象 本标段沿线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资料: 年平均气温4.4~8.4℃,极端最高温度36.1~39.8℃。 极端最低温度-39.9~-32.8℃,年平均降水量481.8~682.7mm。 年平均蒸发量1226.0~1781.5mm,平均相对湿度62%~65%。 年平均风速2.8~3.9m/s,最大定时风速12.0~34.0m/s。 最大积雪厚度17~30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37~2.05m。 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4~40.5天。 最大月平均日温差11.6℃~14.3℃。 2.2.4 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采用0.05s。 2.3 施工条件 2.3.1 交通运输情况 铁路:本线与既有哈大铁路并行,在本标段内有沈山、沈丹、沈吉、秦沈、等铁路,诸铁路均汇集至沈阳枢纽,铁路运输非常发达,大宗物料都可以经铁路运至现场。 公路:公路交通十分发达,本标段范围内的主要道路有101、102、202、203、303、304国道和沈阳至大连、沈阳至丹东、沈阳至锦州、沈阳至哈尔滨的高速公路,地方县、乡道路也较发达,大范围地材组织运输条件较好。 施工便道:便道设在右线的红线内,施工便道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结构,路基宽5.0m,厚20cm,横向双侧排水,横坡4%。采用片石垫层,泥结碎石路面,道路两侧设排水沟。 2.3.2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及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2.3.2.1 建筑材料 (1)钢材、水泥、土工材料等甲供材料,按照发包人要求,本投标人分年度、季度提供物资供应计划,由发包人供应;甲控材料由发包人组织投标人统一招标采购。 (2)石料 本段沿线建筑用石料较丰富,铁岭、开原附近有范家屯、马家寨、泉头、塔子沟等石场,石料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安山岩和闪长岩,品质良好且运输方便。虽然目前开采规模均较小,但石场数量众多且具备扩大生产的条件,在进行简单改造后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3)工程用砂 本段工程用砂主要分布于铁岭境内的柴河、清河、头道河等,铁岭马蓬沟、金山、清河、大苇子砂场,砂子储量丰富。(4)粉煤灰 本标段热电厂在铁岭有3家,粉煤灰产量可以满足工程需求。 需注意的是粉煤灰的生产有一定的季节性,东北地区每年11月至来年的3月产量较大,工程建设宜统筹考虑。 2.3.2.2 沿线水源、电源、燃料可资利用情况 (1)施工用水: 沿线地下水埋深在1~15m之间,可就近打井或取地表水及就近接引自来水施工。 (2)施工用电: 本标段电网发达,电力资源丰富,并且沿线高压电力线或交错或平行线路分布,变电站(所)分布密集,既有哈大铁路改造后,电力容量富余,施工用电可就近引入。根据工点小,用电量少,采取自发电。 (3)施工用燃料: 本段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用燃料可就近购买。 2.4主要技术标准 2.4.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4.2正线数目:双线。 2.4.3度目标值:开通运行速度200km/h,基础设施350km/h。 2.4.4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7000m,困难条件下5500m。 2.4.5制坡度:12‰。 2.4.6线线间距:5.0m。 2.4.7引种类:电力。 2.4.8车类型:动车组。 2.4.9发线有效长度:650m。 2.4.10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2.4.11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