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隧道起讫桩号K25+561~K26+059,全长498米。净宽10米,车行道净高5米,人行道净高2.5米。挖方约5.1万m3;φ108超前管棚0.22万米、φ42超前小导管1.55万米、φ25超前中控注浆锚杆0.98万米 2019-01-25
-
各隧道管棚具体参数详见附表,管棚节长7m、4m和3m。单根管棚长35m配管形式:4m+7m×4根+3m。单根管棚长25m配管形式7m×3根+4m。 2019-01-25
-
本工程拟建隧道为川东褶皱束中xxxxxxx复式褶皱曲中的次一级褶曲,无断裂构造通过,构造裂隙不发育。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应力条件简单,应力水平极低。岩层产状:120~140∠6~10,优势产状140∠8。 2019-01-25
-
1)隧道洞身段采用暗挖法施工,洞口浅埋偏压段、岩性接触带及Ⅴ级围岩小净距段采用CRD法开挖、其余Ⅴ级围岩段采用台阶分部法开挖,Ⅳ级围岩段采用三台阶法开挖. 2019-01-25
-
隧道出口覆盖层为破残积碎石土层,岩体破碎,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体呈碎裂状结构,透水性强,属较弱岩。围岩无自稳能力,易坍塌,仰坡岩土稳定性差,易向下滑塌。 2019-01-25
-
暗洞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形式。初期支护以锚杆和钢筋网喷砼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模筑砼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结构之间设防水排水夹层。 2019-01-25
-
本工程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洞室净空14.75×5.0m,起讫桩号左线ZK340+815~ZK341+032,长217m;右线YK340+763~YK341+994,长231m,呈90°方向展开 2019-01-25
-
原隧道起讫里程K1729+700~K1729+826.4,总长126.4m。隧道全部在R=300M的曲线上,全隧道位于6.6‰和2‰的单面下坡上。 2019-01-25
-
拟采用浅孔台阶控制爆破法施工为主,施工时应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隧道洞脸处应预留80cm的保护层,用光面爆破进行施工,以确保边坡及隧道洞脸平整、稳定,依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2019-01-25
-
边仰坡采用水泥砂浆砌片石网格喷播植草支护,防止因隧道施工引起环境恶化和边仰坡遇水冲坍塌影响结构及行车安全、并封闭洞口路基面,防止雨水冲蚀坡面或下渗引起洞门基础松软。 2019-01-25
-
本项目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4.5 m,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 m,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2019-01-25
-
本合同段隧道共设两座——下马基隧道和上马基隧道,均为双洞分离式单向行驶隧道。 2019-01-25
-
本工程隧道地处多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植被一般,相对高差较大。线路设计为人字坡,其中进口端为5‰上坡 2019-01-25
-
小石沟隧道出口处于7#便道左侧,距便道高差约42米,根据现有实际地形我部修建便道至左洞洞口,从左洞洞口山坡修至右洞出口。 2019-01-25
-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防护一段. 2019-01-25
-
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洞门长度为22米,隧道进口偏压明洞12m,出口明洞10m(一般明洞5m,偏压明洞5m),隧道内V级围岩长度为102米,Ⅳ级围长度为120米,Ⅲ级围岩长度为226米。 2019-01-25
-
隧道按旅客列车最高时速160km/h标准设计,隧道进口里DK379+035,出口里程DK381+577,全长2542m,最大埋深230m。 2019-01-25
-
高坡隧道正线里程DK416+109~DK418+773,全长2664m,中心里程DK417+441,线间距为4.6m,线路坡度设计为单面上坡15.5‰ 2019-01-25
-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浅埋暗挖法,复合式衬砌结构,断面为矩形断面,断面衬砌内净高为4.5m,左右幅的内净宽为8m. 2019-01-25
-
浅埋段隧道施工中对开挖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做到“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其中监控量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