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1#隧道贯通施工技术方案

  • 资料大小:30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1-25 15:39
  • 发布作者:荟苛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客运专线佛爷沟1号隧道全长233.36m,采取大里程至小里程单向掘进,目前已掘进至DK182+092处,距暗洞进口20m;    该洞段埋深1.5m~7.0m,属于极浅埋~裸露段;围岩岩性为褐红色、紫黑色强风化至全风化似块状花岗岩;岩体结构为块状、局部镶嵌结构,地下水为面渗。开挖后见多组异向挤压擦痕分割岩体,洞室稳定性:差~极差,现场判定围岩级别Ⅴ极。    4、施工措施    严格按照“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原则进行施工。     4.1、加强管棚及超前小导管施工    进口段施作30m大管棚及超前导管施工,对松散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大管棚材料为热轧无缝钢管,壁厚6mm,环向间距40cm,水泥浆液水灰比1:1,注浆压力0.5~2.0Mpa;超前双层小导管,Φ50mm钢花管,壁厚4mm,环向间距40cm,采用水泥浆液水灰比1:1,小导管注浆压力在0.5~1MPa。    4.2、严格按照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    现场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局部采用松动爆破,上台阶开挖进尺不大于1榀,边墙开挖进尺不大于2榀,锁脚锚杆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与钢架焊接牢固,及时施作喷锚支护。仰拱开挖进尺不大于3m,并及时施作成环。封闭位置距掌子面距离控制在30m内,三台阶总长控制在12m以内。    4.3、加强初期支护    Ⅴb支护参数为I20型钢60cm/榀,超前双层小导管180cm/环,由于大管棚施工角度有误,现改为超前双层小导管120cm/环,缩小了支护间距,增加超前小导管数量,以确保围岩稳定。    掌子面开挖后,清除开挖面的浮石和墙脚的岩砟、堆积物,清理干净后初喷4 cm厚C25混凝土,拱部施作中空锚杆,边墙施作砂浆锚杆,锚杆间距为1.2*1.0m,拱墙位置设置φ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20cm,钢架纵向间距0.6m,钢架之间采用φ22钢筋相连,连接筋长度为0.8 m,环向间距为1.0 m,单排布置。喷射C25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4、加强变形量测    地表沉降观测断面共设5条,间隔5m,监测点横向间隔3m,;洞顶下沉及水平收敛按5m一个观测断面布置,监控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及距开挖面距离之最大频率确定。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1#隧道贯通施工技术方案
https://m.gc5.com/lqgc/suidao/1061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