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车站段专项施工方案11p

  • 资料大小:126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9-20 12:45
  • 发布作者:滴滴啦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隧道出口位于莲花滩车站进站端,DK83+035~DK84+133段为三线车站隧道,长98m,衬砌类型分别为车站段Ⅴ级抗震衬砌B段20m、C段54m、D段24m。 2.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田房二号隧道位于云南省河口县莲花滩乡,起讫里程DK80+922~DK83+133,全长2211m。隧道出口地形陡峭,为解决出口施工场地及减少车站三线大跨施工影响,于隧道端DK83+000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设置一横洞,横洞中线与正线中线河口方向夹角40°,横洞长163m。 2.2.地质说明 属云南高原南缘构造剥蚀,侵蚀中山地貌,高山峡谷相间分布,交通不便,隧道最大埋深约420m,浅埋段埋深约为75m。基岩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受区域构造影响,区内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隧道出口端莲花滩三线中桥沟槽内发育有田房断层(F6断层)。 地表无大的径流,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断层裂隙水,水中PH值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H1。预计本隧最大涌水量为7000m3/d。 2.3.工程特点 田房二号隧道DK83+035~DK83+133车站段三线隧道,最大施工开挖断面净空达到宽19.48m,高14.40m。此段地质条件差,出口发育田房断层。出口位置山体较陡,施工场地狭窄,且桥隧相连,施工难度大。车站段施工为本隧施工的重、难点地段。 3.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田房二号隧道前期采用从出口端横洞掘进,施工至DK83+000之后,往进口端开挖。进口端开挖掘进一段距离后,从横洞口往出口端施工车站段;待出洞口预加固桩及锚杆框架梁边仰坡防护、洞口超前大管棚支护完成后,具备良好施工条件时改从出洞口施工车站段。 隧道出洞口施工应避开雨季,及时施作洞口截水沟。采用预加固桩对山体进行加固,边、仰坡采用锚杆框架梁加固防护,并及时施作洞口截水沟。进洞采用φ108超前大管棚等加强支护措施。 洞身开挖采用以浅眼小炮弱爆破为主,辅以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整修。DK83+018~DK83+035 A段Ⅴ级复合衬砌开挖采用台阶法,DK83+035~DK83+133Ⅴ级抗震衬砌段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仰拱及仰拱填充采取仰拱栈桥平台全幅超前,二次衬砌采用模板衬砌台车拱墙一次性整体灌注施工,泵送混凝土。 4. 主要施工方法 4.1.洞口施工 4.1.1.预加固桩及锚杆框架梁 出口地形陡峭,桥隧相连,地表全风化层较厚,为确保施工安全,洞口段采用锚杆框架梁及预加固桩加固。于DK83+127.95Ⅱ道线路中线左侧11.35m(桩心位置),右侧11.45m(桩心位置)处各施做1根预加固桩,桩长分别为31.5m和28.5m,截面面积为2.5m(横向)×3.0m(纵向);于DK83+114~+129段,Ⅱ道线路中线左侧14m,右侧22m范围内,仰坡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衬砌范围内锚杆至开挖轮廓线外,两侧锚杆长12m。 待预加固桩及锚杆框架梁施做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洞口开挖。 4.1.2.超前大管棚及导向墙 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截面尺寸为1m×1m,其环向长度以保证导向墙两侧基础稳定为原则,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导向墙内按管棚设置参数预留导向孔。 大管棚采用Φ108×6mm热轧无缝钢管,环向间距50cm。钢管设置于衬砌拱部,管心与设计开挖外轮廓线间距为45cm,平行线路中线布置,外插角1~3°。钢管周壁钻注浆孔,孔径10~16mm,孔间距15~20cm,呈梅花形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止浆板不小于30cm。 大管棚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注浆压力一般为0.5~1.0MPa,其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应根据现场试验调整。 4.2. 洞身开挖 4.2.1.双侧壁导坑法 田房二号隧道洞身DK83+035~DK83+133 D段Ⅴ级抗震衬砌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其中,洞口段(DK83+109~DK83+133)采用φ108大管棚超前支护,全环I25b型钢钢架加强支护,0.5m/榀;其余段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环I20b型钢钢架加强支护,0.6m/榀。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车站段专项施工方案11p
https://m.gc5.com/lqgc/suidao/1070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