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交底适用于D1K3+126.75-155左侧挡土墙施工。 一、工程措施 1、D1K3+126.75-155左侧长28.25m,设置重力式路堑挡土墙,要求地基承载力为500KPa,墙高和墙厚以三个断面控制,分别为:D1K3+126.75里程墙高8m,强厚度1.43m,底坡度0.1:1;D1K3+140里程墙高6m,强厚度1.08m,底坡度0.1:1;D1K3+155里程墙高3m,强厚度0.55m,底坡度0.1:1; 2、挡土墙墙身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墙背设置30cm厚袋装砂砾石做反滤层,袋子的法向渗透系数不小于0.3cm/s,边浇筑墙身混凝土的同时边往上码砌袋装砂砾石,同时在路肩高程以上部分间隔2-3m交错设置泄水孔,最下部必须设置一排,泄水孔尺寸Φ100mm,Φ100mmPVC管要求在预埋前将进水口切成斜面并打磨光滑,并要超出墙背伸入墙后15cm长,在墙身浇筑过程中,不得有混凝土赌赛进水口、进水孔及PVC管,预埋过程中应放置于两个袋装砂砾石,施工完后墙后水能通过泄水孔顺利排出,在D1K3+140断面设置伸缩缝一个,缝宽2-3cm,缝内沿顶、内、外填塞沥青模板,其深度不小于0.2m。 3、D1K3+126.75-155挡墙墙顶设置M7.5浆砌片石平台,平台宽度0-2m,厚度0.3m。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①、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定出墙基位置及开挖边界,用石灰粉撒出轮廓线或打入边桩用线拉边线,边坡做好防排水工作。 ②、砌筑平台时提前通知项目部物资部门,片石强度要求不小于30MPa。 ③、混凝土有拌合站直接拌合,运至现场浇筑。 (2)施工方法 ①、基坑开挖 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石方采用挖机破碎,人工进行清理,开挖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挖机配合墙体施工分段进行,在测量放线,定出开挖的边线,起点及终点处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用挖掘机开挖,多余的土方装车外运弃土。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集水抗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 ②、基底处理 在基础开挖成形后,将基底松软土石清除,整平并夯实,并按设计要求设置出一定的内倾坡0.1:1的坡度,确保基底承载力大于等于500MPa。如基坑中有水时,应先将水排干。 ③、模板 墙胸模板采用竹胶板或组合钢模拼装,竖枋用8×10cm枋间距为50cm,用钢管作围楞,用钢管作斜撑进行支撑,侧模用ф16的拉杆对拉定位,拉杆间距为100cm,拉杆穿孔可采用内径为20—25cm的硬塑料管,拆模时,将拉杆拔出,再用1:2水泥砂浆堵塞拉杆孔,模板安装要牢固,拼缝要严密。 ④、现浇墙身砼: 混凝土浇筑采用拌合站拌合,滑槽或泵送入模,路堑挡土墙顶要平顺渐变,不出现小于135°的尖角。做好泄水孔、反滤层。泄水孔按梅花型布置,当砼落高大于2.0m时,要采用串筒,避免砼产生离析。砼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砼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振点等距离布置的原则,砼振实的表现为:砼已无显著沉落、表面呈现平坦,砼已不冒气泡、砼开始泛浆。振捣时需注意:a.要离开模板10cm左右,防止损坏模板或出现漏浆等;b.振捣时间同砼塌落度结合起来,切勿漏振或过振。在砼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砼强度件制作应在现场随机制取。墙身砼浇筑同时墙背反滤层平行施作。混凝土施工要连续进行,若不能一次浇筑施工,必须在施工缝处设置连接筋,连接筋用16钢筋,插入露出长度为50cm,间距30cm。 砼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 ⑤、伸缝缩、及泄水孔的处理 D1K3+140处设置伸缩缝一道,缝宽2-3cm,(施工时缝内夹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模板,深20cm,泄水孔进水端回填透水性材料并设置机织土工布隔离层,泄水孔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