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洞下部围岩为粗砂地层,设计采用超前双液固结灌浆加固方式,灌入水玻璃水泥浆,灌浆超前5m进行,单边墙各灌3个孔,每一灌注作业面分四层进行,最大灌孔深度10m,最小深度6m。 2014-11-19
-
左右幅均采用1*20米布跨,宽度分别为22.75米和19.75米,上部结构采用后张预应力砼空心板,下部采用桩柱式 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全长24m。 2014-11-19
-
单孔注浆结束标准:①注浆压力逐步升高,当达到设计稳定终压并稳定10min;②注浆量不小于设计注浆量的80%;③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 2014-11-19
-
导向墙:采用挖掘机对洞口进行放坡开挖并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截水沟,对坡面进行喷锚防护并打设锚杆或土钉;大管棚:在洞口架设作业平台,钻机放在平台上,用四根斜撑固定在平台上 2014-11-19
-
适用于V级围岩隧道拱部120°(IV级围岩90°)范围,分别采用超前双层小导管或单层小导管超前支护。 2014-11-19
-
由于气温影响,路基、室外混凝土施工不宜安排冬季施工。根据工期要求和现场条件,冬季只安排隧道施工 2014-11-19
-
水库~中庄水库段的15+368~16+916,总长1548m。隧洞采用马蹄形断面,比降i=1/2750。隧洞出口段采用DN2000钢管及PCCP管与其他标段引水管道进行连接。 2014-11-19
-
管棚钢管规格:洞口管棚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外径89mm 、108mm,壁厚6mm,每节钢管两端均预加工外丝扣,以便连接接头钢管。钢管按跳孔设钢花管注水泥浆加固围岩。 2014-11-19
-
为保证进洞安全,进口采用φ108mm长管棚超前加强支护。洞口段边仰坡开挖支护至明暗洞交界处满足大管棚施作高度时,形成台阶,作为超前大管棚施作平台,在平台上进行超前大管棚施工。 2014-11-19
-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线路测量复核等工作,每个洞口应设有中线投点桩和两个以上的后视桩橛,并设有两个相互联测的水准基点,作为进洞依据。 2014-11-19
-
标段包括正洞洞门,洞身开挖、支护、衬砌,相关附属工程:人行横洞道三条,总长377.2m、车行横洞道两条,总长241.2m、1个配电洞室、4个紧急停车带。 2014-11-19
-
隧道区属于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范围中线高程507.5m~598.9m,山体自然坡度35°~40°植被发育。进、出口均处于山前斜坡地带,山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2014-11-19
-
隧道地处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约60m,植被较发育,洞身主要穿越强风化及弱风化的砂岩层。隧道进口采用双侧挡墙台阶式明洞门,出口采用斜切式洞门。 2014-11-19
-
起讫桩号为:ZK9+970~ZK10+165,隧道右洞全长200米,起讫桩号为:YK9+970~YK10+170,隧道围岩级别均为IV、V级围岩,洞门均采用端墙式。 2014-11-19
-
L1标有两座隧道,翠微峰一号隧道和翠微峰二号隧道,设计均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翠微峰一号隧道桩号为LK1+371~LK1+563,长度192米,净空10.4米×5米。 2014-11-19
-
审阅图纸:仔细审阅施工图纸及文件,图纸所标注的尺寸、工程数量等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设计单位、监理联系,以便及时更正。 2014-11-19
-
隧道出口右线洞口因位于山坡滑坡带,考虑施工安全,在增加路基防护工程未施作前一直不能动工。 2014-11-19
-
本工程码头前沿线自龙口港现有5万吨级燃油化工码头向南顺延,码头前沿顶高程+3.3m,底高程-15.6m,泊位宽85m,船舶回转水域位于泊位东侧,直径500m。 2014-11-19
-
钢管桩采用Φ89钻孔内插Φ76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壁厚5mm,壁上钻10~16mm小孔(尾部留2m不钻孔作止浆段),小孔间距15~20cm,成梅花形布置; 2014-11-19
-
全隧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单面坡,坡度为-4.221‰,坡长3410m。隧道地处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约60m,植被较发育,洞身主要穿越强风化及弱风化的砂岩层。 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