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管棚超前预支护措施FDK522+560~FDK522+600段为Ⅴ级围岩复合式加强衬砌段,主要采用超前长管棚注浆预支护和工字钢架支护措施。 2014-11-19
-
隧道地处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约60m,植被较发育,洞身主要穿越强风化及弱风化的砂岩层。隧道进口采用偏压路堑式明洞洞门,出口采用双侧挡墙式洞门。 2014-11-19
-
Ⅳ级围岩按设计主筋为φ18螺纹钢,分布筋为φ10光圆钢筋,勾筋为φ8光圆钢筋. V级围岩按设计主筋为φ22螺纹钢,分布筋为φ10光圆钢筋,勾筋为φ8光圆钢筋. 2014-11-19
-
开挖工艺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施工。施工采用人工机械配合松动爆破开挖。开挖施工中,及时做好喷锚支护、架设钢拱架和二次衬砌,以防坍塌。 2014-11-19
-
隧道出口段DK1027+698~+728、DK1027+009~+039 、DK1027+137~+147设计为Ⅴ级围岩,超前支护为ф89大管棚支护。 2014-11-19
-
施工现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标牌,施工人员操作符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2014-11-19
-
测量放线:测量组首先对进洞的各个桩点进行复核,做到准确无误,然后放出边、仰坡的开挖边线,自上而下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边坡成型检查。 2014-11-19
-
隧道出口段DK1027+147~+698、DK1026+700~DK1027+009段设计为Ⅴ级围岩,超前支护为φ42小导管支护。 2014-11-19
-
该段围岩设计为V级,加宽值为0.1,钢架间距为80cm,预留变形量为13cm。采用I20b型钢,全环布置,由A、B、C、D、E共13个单元组成,其中A单元5个,其余均为2个。 2014-11-19
-
DK1027+750~+605段为V级地震设防复合式衬砌,厚度为60cm。 DK1027+605~+280段为V级复合式衬砌厚度为50cm。砼标号为C35耐久性混凝土。 2014-11-19
-
涵洞长23.84m,涵身2.55m,涵身厚为60cm,盖板长208cm,盖板厚为17cm,洞身铺砌40cm,砂垫层65cm,承台80cm。 2014-11-19
-
变形缝宽度2cm,变形缝填充沥青麻丝并加设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拱墙部分变形缝内缘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嵌缝。明暗分界及地震设防段按18m左右设置变形缝一处。 2014-11-19
-
防水板之间接缝采用双焊缝进行热熔焊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50㎜,单条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小于15㎜。 2014-11-19
-
右洞洞口设有明洞25m,明、暗洞分界里程为K50+530。因设大管棚、套拱等,为便于套拱施工,隧道核心土暂时保留,等施工完套拱和管棚后再开挖核心土、施工暗洞。 2014-11-19
-
防水板:厚度为1.5mm;拉伸强度不小于12MPa;断裂延伸率不小于200%;低温弯折性为-20C°无裂纹;不透水性为0.2MPa,24h不透水;热处理时变化率不大于2.5%。 2014-11-19
-
喷射操作人员应经培训方准上岗,操作时应戴好口罩、安全帽、胶质手套、防沙眼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并扎好袖口,扣好衣钮,作业时要有足够的照明。 2014-11-19
-
防水层表面平顺,无褶皱,无气泡,无破损、老化等现象,与拱背密贴,松弛适度,无紧绷现象。 2014-11-19
-
因设大管棚、套拱等,为便于套拱施工,隧道核心土暂时保留,等施工完套拱和管棚后再开挖核心土、施工暗洞。 2014-11-19
-
区内为丘陵及河谷平坝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随着涪江向下迳流而缓慢递降。地面高程多在300~500米,切割深度50~150米不等。 2014-11-18
-
第二标段范围为1+520.881-2+137(永安街-陇海路口北),工程包括雨污水、压力管、道路、隧道主体及泵站。全长616.119米。 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