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身端翼墙帽石施工所需的原材到场后现场领工员、工班长、材料员(检查出场合格证并保存)要及时通知实验室进实验室通知监理一同现场取样。 2014-09-24
-
找平层施工前要做好填充面清洗及凿毛,凿毛须彻底,要求凿除混凝土接触面浮浆至裸漏出新鲜混凝土为止,浇注混凝土前填充面应充分洒水 2014-09-24
-
精确放出中线和边线,标高控制尤为重要,要求每隔5m放一组断面,断面包括中桩高程及边桩高程,测量高程时应考虑到图纸上关于纵坡和横坡的要求 2014-09-24
-
精确放出中线和边线,标高控制尤为重要,要求每隔5m放一组断面,断面包括中桩高程及边桩高程,测量高程时应考虑到图纸上关于纵坡和横坡的要求。 2014-09-24
-
模板的安装完成尺寸要满足构件的机构尺寸,偏差值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安装完成的模板要检查尺寸、接缝严密情况、加固情况防止结构变小或变大不合格、防止漏浆影响外观、防止跑模崩模。 2014-09-24
-
施测墩台十字线,定出桩孔准确位置,设置护桩并记录检查校核。护壁浇注完成后护桩点可方在护壁上用钉子红漆标注。 2014-09-24
-
根据地质条件、使用要求及锚固特性选择锚杆。拱部系统锚杆均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系统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明洞边坡防护采用φ22砂浆锚杆,暗洞采用φ25超前中空注浆锚杆。 2014-09-24
-
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单桩承载力不小于140KN,90天龄期桩身无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 2014-09-24
-
并在两墩之间用挖掘机挖出一个长6m,宽5m,深1.5m的坑,内壁用粘性土抹平后作为泥浆池、沉淀池,接通电源,装好泥浆泵。之后冲击钻进入现场进行钻孔施工。 2014-09-24
-
施工前选择相同地层进行注浆工艺试验、土钉拉拔试验及开挖检验,试验孔数均不少于3孔,以验证锚杆砂浆的握裹性和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 2014-09-24
-
土石界面附近岩溶发育,采用分段注浆法,调整压力,加大注浆量。遇较大空洞和水流,灌注砂浆或添加粗骨料、加注浓浆等方式封堵。 2014-09-24
-
对阻碍施工的建筑物、地上及地下有关管线、坟墓等要取得详细资料,并安排拆改。对路堑顶面近处的池沼、湖泊及水田等应做好调查,确定是否影响边坡的稳定,必要时做好处理。 2014-09-24
-
拱墙采用格栅钢架间距0.8m每榀,ø6钢筋网间距20*20cm,拱部采用3.0m长组合中空锚杆间距0.8*1.0m(环向*纵向),即每延米9根组合中空锚杆,15根砂浆锚杆; 2014-09-24
-
预埋孔位严格按照此交底尺寸预留,如与垫石钢筋相抵触可适当调整钢筋间距以保证孔位准确。 2014-09-24
-
预埋孔位严格按照此交底尺寸预留,如与垫石钢筋相抵触可适当调整钢筋间距以保证孔位准确。 2014-09-24
-
主骨架作成槽形,与边坡水平线垂直,厚0.6m,沟槽宽0.4m,深0.1m,净间距6m;支骨架作成L形,与主骨架成45°,按人字型铺设,厚0.5m,沟槽宽0.4m,深0.1m,净间距3m。 2014-09-24
-
测量布孔:施钻前按孔位设计图设计的位置用经纬仪准确测量放线,将开孔孔位用红油漆标注在工作面上。 2014-09-24
-
测量布孔:施钻前按孔位设计图设计的位置用经纬仪准确测量放线,将开孔孔位用红油漆标注在工作面上。 2014-09-24
-
该段便道顶面宽度4米,曲线地段4.5米,清除表面淤泥后,基底采用换填片石加固处理,换填厚度0.5m,便道填料采用碎石和山皮土对半掺合填筑,填高0.8m,表层要采用泥结碎石进行路面细化。 2014-09-24
-
加深炮孔探测是利用风钻或凿岩台车等在隧道开挖工作面钻小孔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方法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