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平面线型为曲线-直线,左线R=1650m,右线R=3400m。隧道穿越主要围岩级别为Ⅲ级围岩,岩石类型为微风化英安岩、钾长花岗岩,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岩石完整呈大块状砌体结构。 2013-11-01
-
设计情况:格栅钢架间距0.8m~1.2 m,网片Ⅰ级φ8钢筋网格尺寸为20cm×20cm~25cm×25cm,钢筋间采用点焊连接。 2013-11-01
-
隧道进口附近有高压线至隧道口,用电方便。距隧道进口160m处有火炉桐子沟流过,水质适宜于隧道施工及生活用水。 2013-11-01
-
D1K20+450~+490洞口浅埋偏压设防段下台阶开挖时先开挖线路前进方向右侧,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支护完成后再开挖左侧,并支护。左右侧开挖进尺不超过1.0m。 2013-11-01
-
从事爆破,焊接、电气、高空、锅炉、压力容器等作业的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2013-11-01
-
本标段隧道洞内围岩以Ⅲ类为主,V、VI类围岩主要位于洞口浅埋地段,围岩强烈风化、破碎,施工难度较大,是本隧道工程施工关键。 2013-10-31
-
格栅钢架采用钢筋制作而成,纵向间距80cm。超前支护水平小导管及45度外插角小导管纵向间距0.8m交错设置,环向间距0.4m,每环20根,每根长3m。 2013-10-31
-
管棚采用套拱定位,套拱内设孔口管,孔口管采用热扎无缝钢管,钢管外径为127mm。大管棚规格、长度及间距详见下表1。 2013-10-31
-
洞身开挖后及时初喷砼4cm,以封闭围岩,施作RD25中空锚杆,挂钢筋网,安装格栅钢架后,喷砼至设计厚度25cm。每循环进尺为0.75米。 2013-10-31
-
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 2013-10-31
-
根据施工规范、安全作业规程及隧道施工的特点,结合本地区、本隧道的具体情况,编制本安全作业规范,使隧道施工按本《施工安全交底》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2013-10-31
-
Ⅱ类围岩测点间距15m,Ⅲ类围岩测点间距30m,Ⅳ及其以上围岩测点间距40m,量测频率同SK24+585处。如遇到不稳定地段,则量测间距需相应的变小,量测频率需提高。 2013-10-31
-
开挖台阶长度5m。上台阶开挖高度3.25米,采用钻爆法施工,装载机装碴,汽车运输。 2013-10-31
-
高速公路L5标南五台隧道长1300米,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望遵照执行。 2013-10-31
-
工地宿舍、办公室、食堂、澡堂、停车场、材料库、油库、配电房、炸药库、卫生室等建筑物、构筑物设置地点应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同时还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洪标准。 2013-10-31
-
K101+270~K101+300及K101+690~K101+710段暗洞采用三导坑掘进,每掘进10米,完成同一侧拱部及核心土的开挖、成型,检查断面后即进行初期支护 2013-10-31
-
当结合地质条件选择施工支护时,应优先考虑采用锚杆,喷砼或喷锚联合作为临时支护。在软弱围岩采用喷锚支护时,必须结合具体地质条件进行设计。 2013-10-31
-
适用于渝怀线39标DK610+300~DK617+900段隧道内塑料防水板及BW止水条施工工序的控制。 2013-10-31
-
隧道进口端目前已完成上台阶开挖及初期支护近80m,下台阶落底65m。隧址区已进入冬季严寒气候时段。 2013-10-31
-
注浆前,先将钢管口外径与孔口周边的岩石用水泥密封,但要预留一小通气孔,注浆时,使钢管与孔壁的环形空隙内的空气容易从此通气孔冒出; 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