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XX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樊锡聪.加快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311-312.
[2]贺警钟、牟筱玲.论农业高等教育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0,(4)35-36.
[3]邓振营.农业高等教育与现代农业发展关系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86-87.
[4]董成森.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8-9.
[5]张令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88-289.
[6]朱明芬.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估与提升对策研究[J].杭州科技,2007(5),45—47.
[7]徐鹤群.浅议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开发与装备,2013(12)67.
[8]徐荃子.西部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9]余春友.我国基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16—317.
[10]马志强、朱永跃.美、日等发达国家科技评估的实践对我国科技评估管理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7(12)122—123.
[11]苏国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河南农业大学,2011,(6)1-44.
[12]冯永晔.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5,(6)1-72.
[13]肖黎.眉山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13,(5)1-58.
[14]徐晶.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5,(5)1-85.
[15]王冰.浅谈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论证评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8)37-38.
[16]朱明芬.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估与提升对策研究[J].杭州科技,2007(5),45—47.
[17]钟蔚.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评估体系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国中冶科学院,2001.
[18]许毅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19]高志勇.福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2.
[20]满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3
参考文献二:
[1]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发改规划(2012〕209号,2012.
[2]李苏.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04):12-14.
[3]张洪程.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杨汉明.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J].中州学刊,2001(4):46-50.
[5]孙晓康.现代农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
[6]阎寿根.标准化:农业和名牌战略的基础[J].中国农村经济,2000(9):24-26.
[7]张灵光.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R].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网站,2002.
[8]刘兵.农业标准化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科学,2007(6):21-23.
[9]王林枫,谭学智.从“永胡”和“嵩胡”的兴衰谈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J].大众标准化,2008(3):51-53.
[10]章家恩,陈建军,骆世明.我国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3):157-159.
[11]陈红金,何乐琴.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7(4):368-371.
[12]金仁耀,汪刚.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1(2):231-235.
[13]虞轶俊,白玲,王健,吴声敢,杨桂玲.浙江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5):30-33.
[14]骆浩文.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研究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15]周洁红,刘清宇.基于合作社主体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研究一来自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6):88-97.
[16]曾建民.发迖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及其效果评价[J].农村经济,2003(9):45-47.
[17]杭州市农业概况.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一杭州农村经济情况一杭州市农业概况.
[18]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杭州市委[2013]3号文件.
[19]赵敏.杭州市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探讨[J].杭州农业科技,2012(增刊):7-11.
[20]杨敏.杭州农业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1):705—708.
参考文献三:
[1]彭新宇,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2006(5):65-66.
[2]曹向新,丁圣彦.特色农业的选择和培育[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1-75.
[3]施卫杰,特色农业发展理论探讨[J].科技信息,2009(31):160.
[4]JayB.Barney,FirmResource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ournalofManagement,17(1):99-120.
[5]Prahalad.C.K.and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vrvardBusinessReview,68(3):79-91.
[6]Mary.K.Coulter,StrategicManagementinaction,NewJersey:Prentic-Hall,Inc.,1998.
[7]W.C.BognerandH.Thomas,CoreCompetenceandCompetitiveAdvantage:AModelandIllustrativeEvidencefromthePharmaceuticalIndustry,TheStrategicManagementSociety,1994.
[8]LeonardBarton,D,CoreCapabilitiesandCoreRigidities:AParadoxinManagingNewProductDevelopment,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13,P111-127,1992.
[9]Grant.R.M,Towardaknowledge-basedtheoryofthefrim,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6.
[10]Raffa,M.&Zollo,G.(1994).Sourcesofinnovation&professionalsinsmallinnovativefirms.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9,Nos3/4,481-496.
[11]黄津孚.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1(20):77-80.
[12]白津夫.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家谈[M].国家经贸委经研中心,2001:63-76.
[13]陈佳贵.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J].中国工业经济,2002(2):47-54.
[14]李建明.企业核心能力[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64-89.
[15]杨浩,戴明月.企业核心专长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25-147.
[16]黄继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43-156.
[17]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58-73
[18]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43-62.
[19]刘险峰.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68-70.
[20]陈琦.企业核心能力刚性的产生及其超越[J].求索,2007,(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