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总则 1 (一)导言 1 (二)基本规定 1 (三)工作要求 3 二、基本情况调查与评估 5 (一)基本要求 5 (二)干旱基本情况调查评价 6 (三)抗旱基本情况调查 10 (四)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 14 (五)抗旱能力评估及形势分析 17 三、规划布局 19 四、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 22 (一)基本要求 22 (二)城镇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 23 (三)农村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23 (四)生态抗旱应急补水工程 24 五、旱情监测预警系统 25 (一)基本要求 25 (二)旱情监测 26 (三)旱情分析预测评估 28 (四)旱情预警 30 六、抗旱指挥调度系统 31 (一)基本要求 31 (二)抗旱会商 31 (三)调度决策 32 七、抗旱减灾管理体系 33 (一)基本要求 33 (二)组织机构与政策法规 33 (三)抗旱预案制度 33 (四)抗旱投入机制与抗旱物资储备 34 (五)抗旱服务组织建设 34 (六)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应用 35 (七)抗旱宣传培训 35 八、投资估算与规划实施意见 36 (一)基本要求 36 (二)主要内容 36 九、规划实施效果及环境影响评价 37 (一)基本要求 37 (二)评价内容 37 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9 (一)基本要求 39 (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9 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的技术途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的定义和确切内涵;三是明确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四是明确对基础资料调查采集、分析评价和有关成果的要求,确保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