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0世纪初叶以来,迅速发展的工程技术带来防洪的新形势和新观念。在与洪水作斗争的进程中,尽管调控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洪水灾害的损失仍不断增长 2013-03-10
-
提要无论是工程措施还是非工程措施对防御洪水、减轻灾害都是必须的。但是,任何手段不可能完全中止洪水灾害,人类可以企及的目标应定位于减轻水灾风险 2013-03-10
-
水的灾害从来不能单纯归因于自然水的危害,不能简单称之为自然灾害。其实水是一切生物必须的生命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既离不开水的养育,又难于避开大水的侵害 2013-03-10
-
本文在近年来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洪涝灾害造成损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损失定量评估所需的合理空间尺度分析、研究了分别适合于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资料空间展布方法和基于GIS的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库 2013-03-10
-
我国是洪涝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特别是最近十年,洪涝灾害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1998年长江及松花江大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1999年也超过2000亿元 2013-03-10
-
河流两岸天然的、覆盖着植被或裸露的、渗水性能良好的土地由于建设城市而被不渗水的砖石、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沥青路面等各种透水性能很差甚至根本不透水的地面所覆盖 2013-03-10
-
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与资产不断增加,即使发生同等规模的洪水,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是防洪减灾的主要目标 2013-03-10
-
以电视为主体的媒体对洪水以及防洪抢险的场面都进行了大量而生动的报导。民众为洪水的残酷而震惊,也为数百万军民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所感动 2013-03-10
-
长江、松花江大水,持续了50余天,电视里不断地播放一幕幕军民英勇抗洪的感人场面,全国人民的视线都集中到了抗洪第一线 2013-03-10
-
进入90年代以来,从南到北,我国的大江大河都变得十分不安分。91年、94年、96年都连续发生大水,造成十分严重的灾害。 2013-03-10
-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海洋与最大陆地之间,全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极易形成暴雨洪水、融雪(融冰)洪水、冰凌洪水等多种形式的洪水。 2013-03-10
-
水利防洪工程建设中,防洪工程作为黄河抵御洪水的主要屏障,抓好工程建设质量为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就说明了质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工程建设中如何抓好质量工作 2013-03-10
-
水利工程投资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政策性的活动,涉及面广,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投资控制是指把建设项目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03-10
-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以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与存储、通信、计算机等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2013-03-10
-
防汛抗旱工作事关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它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 2013-03-10
-
根据《戍浦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防洪部分)、《戍浦江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戍浦江下游一期河道支流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戍浦江下游主河道整治宽度达到130米 2013-03-10
-
河流的高程度开发利用,带来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天然洪水水沙过程改变了,水库淤积了,河床抬高了,河道断流了……这种现象在黄河上尤为严重 2013-03-10
-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的100年间,中国主要江河都发生过历史最大或接近历史最大洪水,成为洪水灾害最严重的时期。这一时期黄河和长江因洪水而引起的演变,改变了中国的防洪形势 2013-03-10
-
流域水文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它在水旱灾害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有广泛应用,也是研究流域产沙过程和污染物质在水中输移过程的必要前提。 2013-03-10
-
洞庭湖地处长江中游,天然湖泊面积2625KM2,是我国最大的调蓄湖泊,担负调蓄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洪水的任务,每年调蓄长江洪水约30~40%,洞庭湖洪水主要是暴雨洪水 20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