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地处长江中游,天然湖泊面积2625KM2,是我国最大的调蓄湖泊,担负调蓄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洪水的任务,每年调蓄长江洪水约30~40%,洞庭湖洪水主要是暴雨洪水 2013-03-10
-
西湖垸一线防洪大堤全长60.29公里,穿堤建筑物14处,虽然在洞庭湖一期治理中对涵闸进行了加固处理,对大堤进行了局部加高培厚,抗洪能力有所提高 2013-03-10
-
洞庭湖又称“长江之肾”,为了解决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特别是城陵矶河段蓄泄不平衡的矛盾,控制汉口水位不超过29.73M,经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洞庭湖共选定蓄洪垸24个 2013-03-10
-
防洪预案是各级防指进行防汛指挥调度的基本依据,是防汛抢险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主动防洪的行动指南,历年来,在防汛抢险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3-03-10
-
防洪大堤是整个防洪体系中的组成部,是最重要的防洪屏障,其抗洪能力直接关乎堤防保护范围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湖区人民的生命线,西湖垸一线防洪大堤全长60290M 2013-03-10
-
我国各地陆续进入2005年汛期。由于局部地区接连不断的暴雨,一些地方发生了山洪灾害。与大范围的洪旱灾害相比,山洪灾害毁灭性强,往往造成人员群死群伤。 2013-03-10
-
鄂竟平副部长在全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会议上讲话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努力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两个转变:坚持防汛抗旱并举。 2013-03-10
-
水的灾害从来不能单纯归因于自然水的危害,不能简单称之为自然灾害。其实水是一切生物必须的生命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既离不开水的养育,又难于避开大水的侵害。 2013-03-10
-
在送走20世纪的时候,在世界范围里,人们纷纷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回顾所走过的百年历程和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其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共识。 2013-03-10
-
黄河天桥水电站位于黄河大北干流,上游距万家寨水利枢纽95km,下游8km处左岸为山西省保德县县城,右岸为陕西省府谷县县城。电站建于1976年,为河床式径流调峰电站 2013-03-10
-
洪水预报作为非工程性防洪措施正日益受到重视,准确及时的洪水预报为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了人类大脑的结构及其功能,从而具有对模糊信息或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识别与处理的能力 2013-03-10
-
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是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以某一专业、领域或工作为主要内容,包括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2013-03-10
-
洞庭湖作为长江中游的调蓄湖泊,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调蓄江河径流、发展航运、渔业和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丰富水资源等用途,还对调节湖区气候和生态平衡也起着重要作用 2013-03-10
-
河砂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保护堤防与河岸的重要屏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近几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受长江汛期禁采和周边砂石资源日趋减少等因素的影响 2013-03-10
-
全市地貌地形呈西高东低,南北山地对峙,中部低凹成“S”型盆地的地貌轮廓,湘资两大水系在境内呈树枝状,幅射式发育,地貌类型呈山地成片,岗丘交错成串,平地绵展的组合特点 2013-03-10
-
冰情是高纬度河流上的一种水文现象。在我国北纬30°以北的河流冬季常常出现封冻现象,如黄河、松花江、黑龙江等。黄河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冰情不同于其它河流,凌灾严重,凌汛驰名中外 2013-03-10
-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三门峡水库的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南部山区12条入渭河的一级支流,因受渭河洪水倒灌和南部山区洪水的双重影响,几乎年年决口成灾 2013-03-10
-
2005年10月,渭河流域发生了25年来最大量级洪水。洪灾出现后,中省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渭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武警官兵的顽强拼搏,取得了迎战渭河“05.10”洪水的全面胜利 2013-03-10
-
改造中低产田(其中“坡改梯”要单独列明)、开垦宜农荒地、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草原(场)建设、发展优质粮食、发展优质饲料粮、发展节水农业的面积 2013-03-09
-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河段位于小浪底工程下游约30km处,该河段西起孟县境内207国道的洛阳黄河公路桥,东至洛河口对岸的温县大玉兰控导工程以下2.5km,东西长40km 201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