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滦入津工程是是中国跨流域开发和利用滦河水资源的工程,引滦全线长234公里,途经很多城镇和村庄,随着引滦沿线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怎样更好的保护珍贵的引滦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2023-08-01
-
水土保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古至今,国内国外十分重视水土保持,近年来,洪涝不断,旱灾无常,这些与水土流失严重息息相关,加强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 2023-08-01
-
国那里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始建于1967年,设计灌溉面积31万亩。由于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灌区群众的共同努力,灌区配套工程逐渐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已把灌区改造成上游自流、下游提水补源多种灌溉模式的大型灌区。 2023-08-01
-
天津市是个严重缺水型城市,本市农业要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各区县结合自身的特点均采用了不同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为了使这些模式更加完善,下面对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2023-08-01
-
塔里木河流域节水改造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五年实施方案中叶尔羌河流域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要求保证完成向塔里木河干流下放生态水3.3×108m3的任务,而且将大大改善灌区的灌溉条件,改善灌区周边及内部的生态环境以及叶尔羌河下游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 2023-08-01
-
本文通过对花凉亭灌区太湖分灌区水费收缴的历史变革研究和1999-2002年的供用水状况分析及典型农户的家庭收、支调查,提出了灌区水价的确定原则及水费收缴、使用、管理等办法,是对今后大中型灌区水费改革、管理的有益探索。 2023-08-01
-
一种新型的高效灌溉方式——地埋滴灌在我县推广应用,它是农业灌溉的一次革命,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新的灌溉技术。 2023-08-01
-
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验收小组听取了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的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审阅了有关报告和资料,实地检查了工程建设现场。在此基础上验收小组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了本验收鉴定书。 2023-08-01
-
我国的机电排灌工程在数量上已居于世界首位,在工程规模上也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但是,在技术水平,工程质量、工程管理以及经济效益指标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023-08-01
-
针对工业(加工用)用番茄种植与灌溉方式和水量的关系,结合常规的沟灌、一般的滴灌、地埋式滴灌的应用对比,初步分析地埋式滴灌在番茄种植上应用的独特优点,供今后工作参考和借鉴。 2023-08-01
-
上海市金山区钱圩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集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工程技术于一体,有机地把田间可控水闸、灌溉泵、喷灌泵、滴灌泵与田间墒情,雨情,风情,温度,湿度等参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动测报、自动控制、自动形成数据报告,为提高农田水利现代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023-08-01
-
确定了盛果期苹果园分别在采用覆膜制、覆草制、清耕制的土壤管理制度时,在滴灌条件下各物候期的耗水量、需水临界期和需水最大期;结合大田试验,并根据降水资料,确定了灌水定额、灌水部位、灌水关键期、灌水次数、计划湿润层深度、土壤湿润比、毛管布设方式、灌水形式等方面的有关参数,建立了苹果园在滴灌条件下的节灌制度 2023-08-01
-
研究了棉花常规灌溉、干播湿出和冬灌+滴灌三种处理根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干播湿出棉花根量较少但须根量较大,根冠比较小,根系入土浅,生长发育提前。滴灌棉花浅层根系分布量增多,干播湿出尤其明显。地膜覆盖棉花膜内根系的分布量显著高于膜间的根系分布量。 2023-08-01
-
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膜上灌入渗规律及水流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建立了膜上灌入渗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提出膜上灌水流推进距离与时间呈幂函数规律,可供膜上灌技术研究工作者参考 2023-08-01
-
对水量平衡模型进行修改的基础上,结合零惯量运动方程,以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对畦灌水流演进模型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应用无因次系统模型,求得了模型的显式和隐式解。该模型可以用来计算畦灌水流演进距离。 2023-08-01
-
今年入春后,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发生了 90 年代以来比较严重的春旱。5 月中旬,全国受旱面积一度达 3.1 亿亩,是 90 年代以来同期最大值。抗旱已成为旱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从本期起本刊将介绍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望能对各地的抗旱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2023-08-01
-
本文主要阐述膜下滴灌轮灌制度设计条件的人工低压灌溉状态的管道设计极限条件,以确保极限条件下棉花的最低需水要求. 2023-08-01
-
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是维持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需。 农业历来是用水 “大户”,近些年来,在农作物灌溉中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重视了节水,从而 促进了节水技术的发展。 2023-08-01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位于沂蒙山南麓,沂河西岸,有茶山、小葛庄、花园3处引河自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01万km2,现有效灌溉面积1.14万km2。灌区共有干渠12条,长175km,支渠48条长190km,各类建筑物1370座,1999年灌区粮食产量1.45亿kg,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65%。 2023-08-01
-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与灌溉农业的发展密切相连。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就有了临河挖渠、凿井汲水的灌溉农业,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灌溉农业的建设绵延不断,对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