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城市园林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园林设计 分析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 园林建设的作用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更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讲究设计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养护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在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这也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建设在森林中,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 我国园林设计中的问题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简约有时更符合实用性,更能体现植物本身的价值,朴素本身就是理念。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世俗。园林设计的风格应考虑很多方面,比如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人文风俗,野生植物材料等等。综合安排后,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建造出合适恰当的园林景观。
2.3有些设计中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虽然启用了多种新式材料,但是有的材料的运用与园林整体风格不相符,导致不伦不类,外观不协调的毛病。这也是阻滞了中国古典形式园林发展的原因之一。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草坪与铺装,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建筑。千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实用性差。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植物用量少,种类少。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
3 现代园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堆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
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
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
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地方特色原则
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代写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3.6以人为本原则
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小结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关键词 园林设计 分析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 园林建设的作用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更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讲究设计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养护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在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这也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建设在森林中,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 我国园林设计中的问题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简约有时更符合实用性,更能体现植物本身的价值,朴素本身就是理念。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世俗。园林设计的风格应考虑很多方面,比如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人文风俗,野生植物材料等等。综合安排后,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建造出合适恰当的园林景观。
2.3有些设计中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虽然启用了多种新式材料,但是有的材料的运用与园林整体风格不相符,导致不伦不类,外观不协调的毛病。这也是阻滞了中国古典形式园林发展的原因之一。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草坪与铺装,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建筑。千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实用性差。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植物用量少,种类少。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
3 现代园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堆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
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
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
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地方特色原则
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代写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3.6以人为本原则
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小结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