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884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32666m2(大部为一层地下室,局部二层),地上部分为76174平方米。桩基础全部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 本工程地上部分包括9#(30层)、10#(30层)、11#(23层)、12#(25层)、13#(25层)、14#(28层)共6座住宅楼,地下室为框架结构,主塔楼为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地下室层高3.60m、顶板标高为0.40m;各栋首层层高为5.7m(为公共活动架空层),2层~30层层高均为3.0m均住宅楼,建筑物高度为72~93米。 本基坑占地面积约29483平方米,周长687.6m,基坑形状近似为倒三角形。该工程由6栋(9#~14#楼)23~30层高层楼洋房及其停车场组成。9#~10楼及12#~14#楼建筑±0.000为+1.900m,11#楼建筑±0.000为+1.300m 。在本次基坑设计中,地下室相对标高统一按照+1.900m折算。 一层地下室底板顶相对标高(结构标高)为-3.200m(局部为-3.200m~-4.300m),底板厚400mm;二层地下室部分底板顶相对标高(结构标高)为-6.800m,底板厚600mm;塔楼部分由于承台较密,考虑承台及垫层开挖深度1.6m(底板结构面算起)。周边规划道路标高为+1.600,基坑工程施工前先将地面标高整平至地下室项板结构面标高0.4,因此基坑开挖深度约为3.2~7m。 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基坑场地环境等级为三级,综合评定,基坑安全重要等级为三级。 §2工程地质 1、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1)素填土:灰黄、褐黄色,稍湿,成份不均匀,主要由砂质粘土和少量碎石组成。场地中广泛分布。平均3.48m。 (2)冲积层:由上到下可分为粘土、淤泥质土、含砂粘土、中细砂、粉质粘土。 粘土:灰白、灰黄,湿,软塑~可塑,成分主要为粘粒,含少量粉细砂。平均10.59m。 淤泥质土:灰、灰黑、黑色、很湿,流塑~软塑,主要成分是粘粒,含少量粉细砂及有机质,场地中有少量分布。平均3.98m。 含砂粘土:灰、灰白、灰黄色,湿,可塑,成分主要是粘粒,含大量粉砂及中细砂。场地中分布较少。平均6.11m。 中细砂:灰、灰白、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成分以粉细粒石英砂为主,含 少量粘粒。场地中少有分布。平均3.63m。 粉质粘土:灰、灰白、灰黄、褐黄色,湿,软塑~可塑,成分以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细砂。场地中少有分布。平均6.42m。 (3)坡积层:灰黄、褐黄、粉红色,湿,可塑,主要成分是粉粘粒,局部含少量粗粒和细砾。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均18.2m。 (4)残积层:浅灰、灰黄、褐黄、粉红色,湿,可塑~硬塑,成分以粉粘粒、中细粒为主,含少量绢云片,局部含粗粒和细砾。平均9.33m。 (5)风化花岗岩:按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 全风化花岗岩:浅灰、灰黄、褐黄、粉红色,稍湿,硬塑~坚硬,已完全风化成土状,可见残留原岩结构,分布广泛。层厚1.60~12.60m,平均8.20m。 强风化花岗岩:浅灰、灰黄、褐黄,风化剧烈,原岩结构清晰,呈半岩半土状,层厚2.90~11.20m,平均6.27m。 中风化花岗岩:青灰、灰黄色、风化较明显。揭露层厚6.00~7.50m,平均6.6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