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边坡与基坑工程
  3. 内容

大厦地下人防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0p

  • 资料大小:106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5-09-27 11:18
  • 发布作者:怕怕顶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总体概况 拟建天鸿大厦北楼16 层、南楼10 层,框剪结构,桩阀基础,桩型为预应力管桩。 本工程满堂设1 层人防地下室。人防地下室采用桩阀基础,底板板面结构标高为-5.65m,底板普遍厚400mm,桩型为预应力高强管桩。 (2)基坑规模 地下室基坑大致呈矩形(约205m×85m),基坑周长近600m,总面积约18400m2。 (3)基坑挖深 本工程结构±0.00 对应绝对标高+3.72m。 人防地下室底板板面结构标高为-5.65m,底板普遍厚400mm,垫层厚100mm。 基坑西侧塔韵路路面标高以-0.50m(对应绝对高程约+3.20m)计; 场地北侧、东侧河岸顶标高以-2.00m(对应绝对高程约+1.70m)计; 基坑南侧场地标高以-1.20m(对应绝对高程约+2.50m)计 (4)环境概况 基坑东侧 基坑东侧为窑港湾,河面宽约20m,河道水面标高约-2.00m(对应绝对高程约 +1.70m),水深约2m,该侧支护桩距河道驳岸最近处仅2.5m。 基坑北侧 基坑北侧为联江河,河面宽约10m,河道水面标高约-2.00m(对应绝对高程约 +1.70m),水深约2m,该侧支护桩距河道驳岸最近处仅1.8m。 基坑西侧 基坑西侧为塔韵路,该侧支护桩距塔韵路人行道路边最近处约6m,距该侧用地控制线 最近处约1.8m。 塔韵路路边有较多地埋管线,需重点保护。 基坑南侧 基坑南侧为空地,场地相对较开阔。 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苏州市吴中区天鸿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2009456>(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自上而下为: ①层素填土:灰黄色,地表局部原拆迁房地坪,厚度约30cm,含较多植物根茎,以软塑状粘土为主,夹有碎石、砖块,为近期堆填。结构较松散,未固结,局部底部分布淤泥质填土。填龄小于5 年,土质不均匀,高压缩性,工程特性差。层顶高程1.65~5.87m,揭示层厚0.4~3.0m。 ②层粉质粘土:黄灰色,可塑,局部软塑,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含少量铁锰结核、锈斑,土质较均匀,中压缩性。层顶高程0.12~2.24m,揭示层厚0.9~1.8m。 ③1 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硬塑,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反应,干强度搞,韧性高,含少量铁锰结核、锈斑,土质较均匀,中压缩性。层顶高程-1.52~2.71m,揭示层厚1.0~5.6m。 ③2 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局部粉性含量较高,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高,韧性中高,含少量铁锰结核、锈斑,土质欠均匀,中压缩性。层顶高程-4.86~ -1.58m,揭示层厚1.6~5.0m。 ③3 层粉质粘土:灰色,可~软塑,夹粉土薄层(稍密),摇振反应低,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铁锰锈斑,土质欠均匀,中压缩性。层顶高程-7.22~-4.57m,揭示层厚2.0~5.0m。 ③4 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青灰色,软塑,局部流塑,粉土呈湿~很湿、中密状,水平层理较发育, 夹粉砂薄层(粉砂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颗粒级配一般,颗粒形状为次圆状~圆状,微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低,韧性中等,土质欠均匀,中压缩性。层顶高程-10.27~-7.27m,揭示层厚2.0~6.5m。 具体土质参数等详见工程勘察报告。 2.3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2.3.1基坑特点及安全等级 (1)基坑特点 1、基坑开挖面积大、挖深一般。基坑开挖面积达18400m2,面积较大,基坑长边达200 多米,长边效应明显;基坑西侧挖深为5.65m;基坑北侧、东侧挖深为4.15m;基坑南侧挖深4.95m。 2、基坑周边环境条件较严峻。基坑西侧为交通要道塔韵路,人行道路边有较多地埋管线,该侧地下室外墙距人行道路边最近处约7m,道路、地埋管线需重点保护;该侧距用地控制线较近,无放坡开挖条件;由于存在地埋管线,且存在出红线问题,故不宜采用土钉墙支护,需采用桩墙垂直支护。基坑东侧、北侧紧靠河道,场地较紧张,且河道驳岸需保护,无放坡开挖条件,不宜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也须采用桩墙垂直支护;本次基坑支护设计需严格控制基坑变形,尽量减小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基坑所在场地岩土层条件较好。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表为1~3m 厚的①层素填土层,其下的③~1 层粉质粘土层呈硬塑状态,承载力高,自稳定性好,基坑坑底位于该土层,基坑侧壁土压力相对较小,基坑设计以变形控制为主导。 4、基坑所在场地岩土层含水量小,除地表①层填土层中含少量孔隙潜水外,其下的③~1 层粉质粘土含水量、渗透性较小,但基坑北侧、东侧紧靠河道,基坑仍需采取止水措施;基坑西侧地表的①层素填土层有3m 厚,相对较厚,该层土体结构松散,渗透性强,也需作止水处理。基坑内部地下水可采用明排法疏干。 5、基坑南侧、东侧局部场地较开阔,可采用放坡开挖。 (2)基坑周边超载 本工程施工场地较窄,整个场地均需要开挖,因此现场土方出土口根据土建土方开挖情况设置。出土口土方超载情况与基坑设计单位联系,如果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进行加固处理。 (3)基坑安全等级 综合本基坑挖深,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本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1.0。 2.3.2基坑支护支护指导思想 基坑围护作为一项施工措施,包含了四方面的要点: 首先是安全性、其次是工程造价、第三是工期、第四是施工的方便性。这四点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一般来说在采用同一型式的前提下造价越高、工期越短则基坑越安全;但由于围护结构属于临时性的结构,如果过分的追求安全,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就要求支护结构设计尽可能的寻求这四点的最佳结合点,寻求性价比最佳的围护结构型式。 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综合基坑挖深、地质条件及现场施工条件,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如下: 1、基坑西侧(FGA 段)挖深5.65m,采用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钻孔灌注桩φ 800@1100,钻孔灌注桩桩顶圈粱顶标高为-2.00m,降至现地表下1.5m 处。 2、基坑北侧、东侧局部(DEF 段)挖深4.15m,采用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钻孔灌注桩φ700@1000,钻孔灌注桩桩顶圈粱顶标高为-2.00m,基本与现地面持平。 3、基坑南侧(ABCD 段)挖深4.95m,东侧局部(BC 段)挖深4.15m,场地相对较开阔,采用放坡开挖,坡面挂钢筋网喷细石砼封闭。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大厦地下人防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0p
https://m.gc5.com/ytgc/bpjk/1082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