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目的 为了指导本标段北石涧沟排水倒虹吸工程基础处理的施工,在管身及进出口挡土墙下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水平管身段下桩径0.5m,套打,纵向间距0.4m,横向间距0.34m,单桩长5.0m,以抵抗承压水浮托力。管身斜管段及进出口挡土墙下,桩径0.5m,桩间距:纵向1.0m,横向0.866m,单桩长8.5m~5.0m。 为保证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而编制本作业指导书,确保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 适用于本标段基础处理作业队和项目部技术、测量、质量、合同等部门。 3.相关文件 招投标文件 《北石涧倒虹吸地基处理布置图》NZSIV(WB3)-P004-1-3-10~0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50025—200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4.术语/定义 水泥土搅拌桩简称粉喷桩,就是用专用的喷粉搅拌钻机将水泥等固化剂喷入地基中,将软土与固化剂强制搅拌均匀,利用固化剂与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映,使软土固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体而形成复合地基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5.职责 5.1本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总工负责保持和改进。 5.2施工技术部负责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的技术工作。 5.3测量队负责水泥土桩的范围和桩位及桩长的确定。 5.4质量部负责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控制以及资料管理和归档。 5.5安全部负责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5.6试验室负责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效果的检、试验工作。 5.7基础处理施工队负责施工的实施。 6.工作流程 6.1、工艺流程:桩位放线——桩机就位——桩机钻机——提升喷粉搅拌——全程搅拌 (1)桩位放线 按照设计图纸中的控制点放桩位,在每个桩位上钉Φ20钢筋入土中不少于30cm,抽出后灌入白石灰粉,便于以后寻找。或者在桩位上钉入木棍。桩位测放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校验,确定无误后报甲方及监理进行验线。施工前由技术员复测后,才能施工。 (2)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前,技术人员对桩点进行十字定位,并设定位桩,便于随时检查孔位偏差。根据设计桩长确定机架高度,并在桩机表面做好明显的深度标计;桩机就位后,钻头对准桩中心的误差控制在20mm 内,保证钻杆垂直,并在钻孔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钻杆垂直度,及时调整。钻杆垂直度控制在0.3%以内。 (3)桩机钻进 根据施工要求,以逐级加速的顺序,正转预搅下沉。为防止喷口堵塞和减少钻进阻力,从开始预搅下沉起应在钻杆内连续输送压缩空气,钻至设计标高以上1.5m时关闭送气,打开送粉管路开关,并在设计标高处原位低速钻搅1min~2min以确保水泥粉到达钻头。 (4)提升喷粉搅拌 提升喷粉搅拌。在确认水泥粉已到达钻头时,低速反转提升至设计停灰标高。搅拌头每旋转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过16mm。当搅拌头提升至地面下500mm时,粉喷机应停止喷粉。 (5)全程复搅 为保证桩体质量,须重复下沉到设计要求深度,再据设计要求喷粉或仅提升搅拌。提升时要控制速度不大于0.5m/min,至设计要求的停灰标高后,宜慢速原地搅拌lmin~2min,确保桩头质量。 6.2、关键施工技术 (1)施工机具应保持完好。检查气、粉管路密封可靠,输送距离不宜大于60m。施工中如发现钻机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必要时要提钻重打。 (2)所用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入罐水泥必须新鲜、不受潮、不结块,不同种水泥不能混用。 (3)送粉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停止提升,原地搅拌并及时查明原因,检查故障时尽量不要停止送风。若由于灰罐内水泥粉已喷完或容器管道漏气所致,应将钻头下沉到停灰面以下lm处,重新加粉复搅。 (4)要确保搅拌的均匀性和施工记录的详尽完整。 (5)设计要求搭接的桩体,须连续施工。一般相邻桩的施工间隔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如超过允许时间,应征得设计部门同意,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6)喷粉时灰罐内的气压应比管道内的气压高0.02MPa~0.05MPa,以保证正常送粉 6.3、、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水平管身段下桩径0.5m,套打,纵向间距0.4m,横向间距0.34m,单桩长5.0m,以抵抗承压水浮托力。管身斜管段及进出口挡土墙下,桩径0.5m,桩间距:纵向1.0m,横向0.866m,单桩长8.5m~5.0m; (2)褥垫层采用20cm厚级配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 (3)水泥土搅拌桩固化剂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干喷法施工水泥掺量为10%(即38kg/m); (4)地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达到250KPa; (5)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和质量,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