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论文
  3. 内容

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想有效规避风险必须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审计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审计,将风险意识贯穿整个过程,打造复合型专业结构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道德素质等。本文从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中几个突出问题出发,对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审计风险;审计防范 
  建设工程造价审计是一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因此,审查人员不仅要具有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等建设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政策、法律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建设工程造价审计这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 
  1、审计风险的种类 
  1.1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工程项目和审计业务特点所决定的, 具体说来,审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设方与施工方利益冲突的风险。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原因,建设方要求较低的建设成本,施工方则要求较高的施工利润,对情况介绍带有片面性, 对合同及有关签证理解不一, 导风致审计方对问题做出错误判断和计算,若有一方不服,审计方必然要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 
  1.2 建设方与施工方利益一致的风险。利益一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建设方通过施工单位搞假项目,假结算,套取国家建设资金,搞“小钱柜”,施工方则收取所谓的管理费;二是双方有关人员相互串通,徇私舞弊,采取多签证、乱签证、隐瞒施工情况等手段,利用审计方的信誉与权威,为其作保护伞,使其非法行为合法化。一旦事情败露,审计方则受牵连,成了替罪羊。 
  1.3 外部协调的风险。外部协调包括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有关业务 
  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内部协调的风险。内部协调包括审计口径是否一致,审计程序是否统一,审计方法是否适当,审计制度是否健全等。 
  1.4 政策及技术水平的风险。工程造价审计中,若审计人员对政策理解不透,对技术业务 
  不熟,该算的不算,不该算的又重复计算,则导致审计工作处处被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此外,在审计过程中,如果遇到各专业中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时,审计人员难有准确、合理的判断,这些缺乏专业胜任能力的表现都会产生审计风险。同时,由于某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是知情不报, 也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存在脱节现象 
  投资审计可分为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它蕴含了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学科,前者以会计师、审计师为主,而后者以工程经济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加强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的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对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投资审计工作中,往往分由两个部门进行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其中财务审计由国家审计机关负责,而工程造价审计则主要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两者存在脱节现象。社会审计机构为了营利在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往往会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串通作假,由此产生的审计风险则主要由审计机关承担。可见,为实现投资项目的全面审计,加强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的紧密结合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将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紧密结合起来,对建设项目自开工至审计截止日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才能真正实现投资领域的全面审计,在概算编制、概(预)算执行、损失浪费、施工单位转分包、工程造价高估冒算等问题上进行配合,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效率。 
  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的紧密结合:第一,组成一个统一的审计组,同时开展建设项目的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工程造价审计的,必须根据审计署颁发的《关于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配备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担任审计组长,负责业务指导和审计复核工作。对聘请的外部人员的审计成果应严格实行三级复核制度,以达到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的目的。第二,设立审计联合业务会制度,互相通报审计情况。财务审计人员与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应及时交流、沟通,就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疑点、线索进行重点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发现的财务收支领域的疑点问题,往往就是财务审计的重点,反之亦然。通过互相沟通,往往能够发现违纪违规问题,甚至查出大案、要案线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防范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基本对策 
  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审计的法律法规。目前,工程造价审计的相关法规已滞后于审计工作的实践。因此,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审计法律制度,特别是明确工程造价审计结论在合同法中的法律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在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之前,各地可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在这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以解当务之急。 
  将风险意识贯穿于工程造价审计全过程。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开展工程造价审计,要注重内控制度的测试和风险评估,要注重从审计项目计划、人员结构搭配、审计作业流程、审计结果与处理处罚等各个方面监控管理。审计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头脑中应始终绷紧审计风险这根弦,时刻不忘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化解审计风险。 
  打造复合型专业结构审计队伍。首先,各级审计机关必须根据当前工程造价审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挑选人才,切实加强审计力量。除配备必要的财会审计专业人员外,也要选配一些懂各种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其次,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方法让工程审计人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第三,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并系统、定期地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审计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审计责任,对自己的份内工作做到一丝不苟,尤其是对某一事项的形成和终结,每个有关数据的咨询和取证以及引用法规、政策的准确程度都应符合审计的要求和程序。此外,在审计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工作的结合部,防止由于彼此的依赖而出现遗漏。在个人分工负责的基础上, 审计组长要对审计事项负总贵,及时了解掌握全组工作的进展和状况,并对重要问题要亲自参与鉴定、取证和定性。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问题,协调审计组的内部工作,做到“人在其中,事在心中”,把审计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审计组长要经常保持与自己科室领导的联系,及时报告审计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业务科室也应及时准确向分管的领导和审计业务会议报告审计工作的情况,如实反映审计组在实施审计中所遇到的问题,争取领导及时做出准确的审计意见。此外,审计组还要分清与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关系,妥善保护自己不要因责任划分不清招惹审计风险。 
  坚持依法审计, 准确运用法律法规;依法审计应该贯穿于整个审计项目的始终。从项目的选定以至审计的终结,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依法办事,尤其是在实施审计检查和提出处理定性期间。正确地运用法律法规是防止小题大做和避重就轻乃至徇私舞弊的关键。这个环节抓好了就能化解很多风险,真正体现审计机关客观公正的审计宗旨和执法水平。 
  总结: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产生, 既有建设、施工方的原因,也有审计部门自身的原因。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成功规避它,必须在加强政府立法的同时,提高审计部门自身防腐拒变 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程序办事, 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蔡雪梅.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审计风险[J].审计与理财,2006(4). 
  [2]徐慧光,张海红.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经营管理者,2010;6 
  [3] 孙万华.加强基建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的探讨.中国经贸,2010;16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与防范
https://m.gc5.com/gczj/zjlw/1032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