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程投资控制与预决算审查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地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审查;建筑工程;预决算
基础建设投资是我国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有责任心的投资者而言,能否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或者投资达到预期效果是相当重要的。具体到工程项目上来说,除了要考虑到质量合格与工期按时这两大点之外,更应考虑到工程造价。众所周知,工程造价是判断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价值的重要标尺。施工方在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而建设方则在尽量凭借着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要认真审查工程预决算,给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节省投资,增加工程造价确定的正确性。但是,要想搞好建筑工程预决算的审查工作,既得拥有丰富而又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思想素质。
1 预决算审查的前期工作
工程预结算审查工作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其具有强专业性、技术性、强政策性、法规性等特征。但是,由于工程量的求算与定额套用均需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特别是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审查工作更是如此,其大致反映在下面几大点上:
(1)调整建材的价格。要依据省级规定的定额套用地方建材对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而未规定的则应进一步了解各大厂家的产品质量及其在市场上的价格,知晓相应信息以备审核。
(2)仔细了解施工图,强化对建筑物的空间概念的认识。作为编制预决算的关键技术资料,施工图中的附注、说明及相关资料均需重点关注,以免在审查出现误差,并严格依据阅图程序及时向设计人员指出遗漏、误解与差错让其纠正,最终将两者进行认真地对照,减少心中的疑虑。
(3)了解现行工程取费标准、预算定额及其相关规定,能对各项定额中涉及到的工艺流程与工程量计算规则运用娴熟。
(4)积极走进现场,拿到第一手材料,对比施工图与实际施工的材料,从而给预决算审核创造凭证。
(5)要具体记录隐蔽工程,签字手段务必要完整、健全。尤其要注意:核实对比定额与工程承包协议书,将设计变更通知书与现场签证通知书和原设计施工图进行一一对比是决定着签证项目是否要增加费用抑或是再取费的决定性因素。而对那些牵扯到费用变动的项目,为避免重复或漏算,应为项目找到费用变动的凭证。举个例子,某学校宿舍楼上下水改造工程施工的难度系数高,有相关资料已记录了水电安装工程难度增加不算入直接费中。然而,在施工决算中,又把这份费用算进直接费,导致工程总造价多了两万多元。
2 预决算审查中的相关问题
和编制程序相同的是,预决算审查程序先得对定额直接费进行审查,然后是各项取费,最终是对扣减水电费与材料差价进行审查。
2.1 审查定额直接费
定额直接费是求算其他费用的基数,也是预决算计费的关键构成部分。因此,务必要确保其正确性。审查时,分下列四个环节进行。
(1)审查工程量。依照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施工图纸进行逐项或抽项审查,特别是注重检查混凝土、土方、墙面、砖砌体以及楼地面的工程量,并关注审查设计变更之后会不会核减那些减少的工程量。
(2)审查预算价。预算单价一般有两类,其一是经换算才可套用的单价,其二是直接套用的单价。在对第一种进行审查时,应先知晓其形成原因,然后注意下列两点,即:超过定额规定任意乱换,把自己觉得吹亏的项目单价任意拆散并添加高价材料;只换高不换低。而在审查第二种时应重要关注定额的牵扯范畴,知悉预算项目设计工序的内在涵义。同时,要认真对照计算单位与定额单价概念和设计要求,避免以低套高的情况出现。
(3)做好审查计算与汇总的工作。预决算审查人员要认真审查数字汇总和数字的计算过程。
(4)审查自编项目。因预算定额会受限于编制年代,且无法伴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而适时修改,因此在定额内往往会找不到一些项目的单价,需合理自编项目。在审查过程中,要详细认识新工艺在施工中实际消耗的机、材、人,从而更好地、更准确地把定额没有规定的工程项目的实际单价求算出来。
2.2 审查各种取费
取费涵盖了以系数求算的间接费、税金、其他直接费、利润等。在审查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
(1)同一工程内是不是依据规定分开套用费用,存不存在舍低随高的情况。
(2)施工企业有没有依据工程类别与本企业的级别计取费用。
(3)计算基数与计取各种费用的程序是不是与规定相符、计算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应依据相关费率与规定标准一一求算核对,以免错算。
(4)所套标准和规定的工程地点种别、结构、高度是否相符,存不存在以低算高、以近算远的现象。
2.3 审查材料差价与数量
(1)地方规定的综合材料价差系数富有时间性特征,其所涵盖的材料品种通常应为大宗地方生产材料与别的零星材料,部分还应依据当地补充文件规定调节。在审查过程中需注意的是:重视不一样的工程类别应选取不同的系数;要检查工程施工时间是否和文件规定的系数时间一致,务必要严格实施文件规定,分段、分期套取应取费用。
(2)允准依据实际价格调整价格的材料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两种,其一,仔细核查依靠施工单位编入预决算中的材料调差部分,从调价品种、调价数量以及调差采用的实际价格组合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核查;其二,要建设单位财务自己处理,在决算过程中以预算价加入计算。
3 掌握并娴熟运用审查手段,提升工程预决算审查的工作效率
由于施工工成的施工难度、施工规模以及施工企业情况不相同,因此其所编制的工程预决算的质量水平以及难度系数也会有所差异,这就要求审查预决算人员采取多样审查手段,为审核任务的完成创造便利条件。审核手段主要有:
(1)重点审核法,即:紧抓工程预决算重点重点加以审查。
①重点审查换算单价与补充单价。在预决算当中,因定额步距不符合设计要求,因此要对增列项目或单价换算进行审查,经过分析定额内含来验证增列补充项目是不是重复的以及换算出的新单价是不是合理的。但是,有的时候只依靠分析定额内含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审查人员充分了解定额相关规定及其原理,能娴熟地运用多样办法进行裁决。
②要挑选造价高或工程量大的项目实施审查。比方说:给排水工程应当以审查管道工程量为重;土建工程应当以审查装饰工程与基础主体为重;电气工程则应当以审查穿越长度与配管长度等为重。
(2)全面审核法。综合考虑相关概预算定额当中的工程细目,依据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的要求进行审查。尽管这种方法有着很大的工作量,但是,其可以全方位认真地审查工程中的预决算,且审查结果的准确度最高。
(3)经验对比审核法。依据原先的实践经验,审核易出现差错的那部分工程细目通常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运用自己做出来的预决算实施对照审查,在审查之前,要预先编制好该工程的预算书,如此即可及时实施逐项对照,挖掘并分析问题,认真计算,若存在差错,则应仔细找出差错所在位置,及时解决问题;一类则是运用综合指标对照检查,可以套用当前存在的类似工程的预决算与指标,也可以采取自己平常测算的指标加以对照,从而有利于发现差错所在。
4 结论
综上所述,基建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如何将基建投资管理好让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经济效益,是审查预决算工作的一大关键环节。但是,当前施工单位比比皆是,审查手段多样且变化大,再加上预决算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预决算审查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有确切地求算工程量、合理、科学地取定定额单价的能力,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度的事业心,把预决算中不合理之处消除,并补充健全预决算内容,从而将工程的实际造价更如实、更客观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丁佐辉,.关于如何提高工程预决算水平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34).
[2]林旭明.工程预决算审查的几个问题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4).
[3]刘莉.预决算中工程量快速计算的体会[J].安徽建筑,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