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路桥工程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温州市某大道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地处软土地区,施工中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软基处理是施工的一大难点。 2014-02-21
桥梁毕业设计
大桥桥起点桩号K0+0.000,终点桩号K0+860,桥梁全长860m。xx大桥主桥为主跨100m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其跨径组合为(60+3×100+60)m。 2014-02-19
毕业设计-大桥设计(含图纸)108p
本文详细介绍了xx桥的设计过程,包括方案比选、总体规划设计、桥梁跨径和截面尺寸拟定。经方案比选,决定该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
硕士学位论文-公路桥梁规范汽车荷载效应比较研究(学位论文)101p
编制过程中考 虑了兼容原使用的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标准汽车一超20级、汽车一20级、挂一120、 挂一100级荷载,把汽车荷载修改为带集中力的车道荷载模式城一A和城一B两 个等级 2014-02-1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在本设计中,根据地形图和任务书要求,依据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下承式拱桥 三种桥型方案。
某道路专业毕业设计62P
某道路专业毕业设计包括摘要、路线设计、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道路技术标准确定、道路横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等 2014-02-09
土木道路专业优秀毕业设计75P
本设计是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的方案设计。地形起伏较大,设计车速为100km/h。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掌握所设计课题的有关结构构造、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 2014-02-09
某道路施工组织设计50P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就是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现行技术经济政策和法令,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将整个工程项目分解为各单项工程,将各单项工程分解为单位工程,将单位工程分解为各分部工程 2014-02-09
大桥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本次桥梁设计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培养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它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的最后的一个主要教学环节 2014-01-26
毕业设计-隧道施工组织设计70p
隧道地处剥蚀丘陵地带,植被发育,自然坡度30 度,表层为褐黄粉质色粘土,硬塑,厚2~16m,下覆石炭系上中统壶天群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色,灰白色,弱风化,产状142°/61°, 2014-01-18
毕业设计-旧沥青路改造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组织设计60p
统筹考虑了全合同段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及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冷再生施工新工艺,做到旧沥青路合理利用,减少劳动强度,节约土地资源、节省工程施工时间、提高自然环境保护 2014-01-18
毕业设计-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45p
本标段地处农业区,沿线村镇较少,公路较不发达,全线长8.5Km。工程范围为K104+500~K113+000段内的路基工程、桥涵工程、路面底基层、交通设施预埋管道及线外道路。 2014-01-17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主梁间距一般在1.0~2.2m之间,根据桥面净宽13m,主梁间距可取2.17m,采用6片主梁。 2014-01-16
毕业设计-三跨(140+300+140)连续双塔钢箱梁斜拉桥设计42p
桥面系为钢结构,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斜拉桥很早以前就有了,到了近代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现代桥梁工程实践中开始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受力性能好、跨越能力大、轻型美观、抗震性能好 2014-01-15
公路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
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为改建工程,设计车速为80 km/h。路基宽度12m,路面宽度8.0m,路线长9.258 km,里程桩号为K10+ 000~K19 + 258,主要工程内容细目详见相应表格。 2014-01-11
毕业设计-长寿北部新城渡南路西延段道路工程设计51p
桥梁结构形式为3×30m简支梁桥,桥梁起点桩号K0+696.217米, 终点桩号K0+796.217米,全长100米;桥梁平面位于直线段上,标准宽度32米。 2014-01-09
毕业设计-道路桥梁工程设计40p
路基设计,完成两公里横断面和路基土石方的计算及路基排水设计;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完成一项涵洞设计;路线交叉设计,完成一项路线平面交叉; 2014-01-09
毕业论文-通过结构设计预防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44p
随着高速公路在我国的日益发展,沥青路面以舒适性、噪音低、以维护、平稳性、良好的抗滑性等优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 2014-01-09
毕业设计_测量与施工放样
测量施工的任何一次失误,都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引起工程局部返工甚至报废,并延误工期,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 2014-01-09
空心板简支梁设计
桥面总宽: 9.5m,横向布置为0.75 m(人行道)+0.5m(防护栏杆)+(2×3.5)m(双车道宽)+0.5m(防护栏杆)+0.75 m(人行道)。 2014-01-0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